经济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聚焦>经济频道
不止于“球”——也谈“村超”的看球经济
贵州文化网发表于:2023-06-05 00:48:39 来源: 贵州文化网作者: 点击: 评论: 0

  近日,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精彩纷呈。网友们参照“英超”“中超”等命名,形象地将本次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称为“村超”。周末到体育馆看一场足球赛,已经成为榕江人当下最燃的生活方式。人们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从“吃了吗?”“去哪里?”变成“上个星期看球了没?”。榕江“村超”两周内登上新浪微博本地热榜第一名,登上抖音全国热榜,创造了抖音和快手热点10余个,火爆出圈。只因为,在榕江吃西瓜、品美食、看“村超”,是激情盛夏的一种享受。周末狂欢中,不止有球场竞技的精彩,还有一场场民族文化展演,更有超级啦啦团队的才艺、厨艺比拼。啦啦队化身超级球迷,变身魔术师,给观众带来冲击视觉和味觉的农特产品盛宴。“村超”成为这个夏季最火热的名词。榕江“村超”火爆出圈,如何用好“村超”名片,玩转“看球经济”?

  聚气

  “村超”火爆出圈,并非偶然。榕江,位于湘黔桂三省(区)结合部中心地带,自古有“黔省东南锁钥,苗疆第一要区”之称。地跨黔东南“三山”的月亮山、雷公山(贵州省唯一一个地跨月亮山、雷公山的县份),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三江汇流。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商贸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融合。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造就了榕江人与生俱来的豪放洒脱,孕育了榕江人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胆识和气魄。2004年,榕江县被授予“贵州体操之乡”;2007年至今,被评为“贵州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县;2022年,获省体育局认定为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县。多年来,一代代的榕江运动员在体操、攀岩、跳水领域英勇夺冠,榕江是名副其实的“冠军之乡”。这里体育运动氛围浓厚,县内每年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15次(场)以上,并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体育赛事。足球、体操、篮球、攀岩、羽毛球、跳水等项目战绩斐然。

  作为全国首批县域足球典型县之一,足球在榕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现有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20人,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147人,在榕江足协注册球队达35支,球员1200余人。多次承办省、州校园足球比赛,竞技性、群众性、校园足球赛事广泛开展。

  从开幕式开始,“村超”就在不断牵引着球迷的心。“村超”不止于足球,还在于聚人气、促商气。看的是球,展现的是榕江多元文化和体育竞技精神。通过参与“村超”,进一步激发了全县各族群众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

  引流

  作为县域层面的“足球之乡”,引流、吸流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本次足球联赛定位为村级联赛,是由榕江足协主办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倡导群众自由参与,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融入到赛事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加民众参与感,彰显主人翁地位。活动规则、奖品皆由协会和各参赛队伍商定,属于“协会主办、群众参与、民间运作、媒体传播”模式。政府部门积极协助足协做好综合协调、安全保障等工作。奖品、啦啦队现场慰问品都是榕江本地土特产和小吃,吸睛又养胃。

  赛场内,座无虚席,欢呼声、加油呐喊声此消彼长,气氛堪比世界杯,氛围感拉到最大值。赛场外,借助村超赛事红利和前期活跃夜间经济的倡议,榕江各路特色小吃也在赛前赛后迎来大批球迷游客,生意非常火爆。“村超”,旺了一城烟火。

  如何给超迷们提供最棒的观赛体验?赛场周边配套保障当然必不可少,但球队本身的实力更是基础。这20支参赛球队是真正的“高手在民间”,在比赛的精彩程度上足以匹配球迷的期待。本次“村超”出现了无数个精彩的进球瞬间,细心的网友整理出了5大经典进球名场面,每一个都堪称超级世界波。

  出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搭台、文旅唱戏必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的一个探索方向。“体育+旅游”能为榕江带来多重可能性,如何乘着赛事“东风”持续出彩?

  要有“链”式思维。以赛事为引领,拉动投资消费,要抢抓体旅融合黄金发展期,吸引餐饮、旅游、健身等各类项目投资。行业数据显示,中国体育旅游市场正在以30%-40%的速度快速增长。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将体育旅游作为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的一种特殊休闲生活方式。《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榕江县申报创建中国体操之乡,培育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县,申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榕江体育运动氛围浓厚,可以结合优势打造运动产业链,整合更多资源,进行有效的IP匹配。依托“村超”品牌,逐步举办更多具有榕江特色的体育赛事活动,大力“筑巢引凤”,积极争取承接举办品牌赛事,打造体育赛事旅游聚集区。

  发挥好“体育+”乘数效应。文化作用的发挥需要依赖“非文化”载体,旅游节庆是推销文化旅游产品的优良平台。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商贸文化注入“体育+旅游”中,充分展现榕江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多维助推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吸纳媒体焦点,变赛事影响力为城市影响力。围绕生态资源优势,谋划各类节庆及赛事活动,策划好体育精品旅游线路。打好“山”字牌,策划好攀岩、登山、自行车骑行;打好“水”字牌,策划推出赛龙舟、独竹漂、冬泳项目。

  打造长周期体育IP。作为大众体育赛事的“村超”,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精准贴切。足球是榕江体育最耀眼的名片之一,足球运动更能带动和激发观众的参与感和热情。超粉、超迷入场仪式花样翻新,各显神通,“村超”成了民族文化展演的大舞台,也成了地方农特产品、特色小吃的展示台。“村超”,看的不光是足球,还是榕江人民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热情豪放、爽朗大方的性格魅力,更是热爱运动、崇尚体育的生活态度。

  借助“村超”引发的IP流量打造城市名片,在黄金消费周期,如节假日、周末、寒暑假举办各类赛事活动。无比赛时,可以组织体育培训、开展团建活动,将IP影响力从周末IP、假日IP、短期IP演变为365天长周期IP产品。创新设计可以让观众和游客亲身体验、亲自参与,具有娱乐趣味性、亲子性质的体育项目。

  用好美食名片,提升夜间经济活力。今年3月,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打造多元融合消费场景,积极将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元素嵌入夜间经济、特色餐饮集聚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场景和载体,广泛凝聚人气,促进地方特色食品消费。榕江自古水运发达,商贾云集,汇聚了各地饮食文化,融合了川菜辣、粤菜清淡的特点,形成独特美食文化。2022年,贵州省烹饪饭店行业协会授予榕江县“贵州省民族特色餐饮文化之都”称号。作家叶辛说,“榕江美食是个耐人寻味的话题。”“榕江美食十八道名菜:香辣牛干巴、慢火烤香猪,火烤稻花鱼、酸汤牛肉……可说每一道都是颇有特色的美食。”要充分用好“美食”名片,将榕江特色食品元素嵌入夜间经济、特色餐饮集聚区等消费场景和载体,不断激发地方特色食品消费活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的有力抓手。

  流量的背后是一种精神气质。“村超”火爆全网的背后,正是榕江这座城市富有人间烟火气的独特气质。近年来,榕江通过“做优一批民族村寨,炒热一批民族节目,推介一批特色美食”,扮靓“人间烟火气,云贵小江南”新名片。下一步,可以围绕“民族特色饮食之都”,打造多样化文旅、体旅产品,发挥强势链条效应,用好国家政策红利,以优势产业拉动衍生产业,形成龙头引领、特色亮点突出的餐饮集聚区。通过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加大市场资源配置力度,深化已有业态,衍生增量经济,进行深度挖掘,进一步推进从“体”到“旅”到“产”,再到“城”的融合。

  借力“村超”,榕江足球氛围愈发浓厚,人气爆棚、活力迸发。依托“村超”,擦亮“县域足球典型县”城市名片,打造体旅融合升级版。“冠军之乡”榕江,将大有可为、未来可期!(榕江县人民政府网)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留言反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投诉维权:924028811@qq.com 洽谈合作15086320111

黔ICP备12003314号-2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