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州加强动态监测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1-02 19:28:33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绍波 点击: 评论:0

 脱贫摘帽不摘帮扶

——贵州加强动态监测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不仅让我脱了贫,还有了稳定的就近就业机会,未来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在铜仁市万山区黄道乡丹阳村百汇源蔬菜基地内,脱贫户肖满香向记者说。

  年过60岁的肖满香,儿女不在身边,独自一人在家生活,因为年纪大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当地帮扶干部了解到她的难处后,安排她到当地的蔬菜公司去务工,“现在每个月务工收入就有2000元左右,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肖满香激动地说。

  “我家姑娘2020年8月患重病,治疗花费了10多万元。家里还有3个孩子在上学。政府知道了我们家的情况后,2021年帮我们申请了防止返贫致贫救助基金,救助了10万元。真是太感谢政府了。”家住黄平县谷陇镇山凯村的杨昌龙说。

  据了解,黄平县以中国农业银行捐赠的800万元为基础成立防止返贫致贫救助基金,救助基金主要面向易返贫户、边缘户、困难户等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家庭,针对因病、因学、因灾害、事故等不可抗拒因素收入骤降,或者支出骤增户提供年度10万元以内的救助资金,从工作机制上筑起了脱贫群众不返贫安全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动态监测帮扶,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动态清零。

  每天清晨,家住贞丰县白层镇巧苗村的罗兴高将准备好的猪食倒进猪槽后,便和老伴梁仕英骑上摩托往村里的花椒种植基地赶去。“我就在基地上班,不用外出也能一个月挣2500元,两个人加起来能有5000元。”在花椒种植基地里,罗兴高向记者介绍。

  罗兴高家里原本有7口人,小儿子和2个孙子孙女在上学,靠着自己和大儿子一起出去打拼,日子也越来越好。然而不幸却突然降临,2020年,大儿子因意外去世,生活再次陷入困境。

  罗兴高说,脱贫攻坚期间他们一家被评为贫困户,虽然后来脱了贫,但大儿子的去世,对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打击,“感谢政府没有摘掉对我们脱贫户的帮扶政策,才让我们一家生活有了保障。”

  65岁的罗兴高,是村里有名的勤快人。老两口虽然年纪大了,但努力打拼的劲儿不输年轻人,这两年,依托在花椒产业基地里的务工收入,不但把家里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装修得漂漂亮亮,还为小儿子攒下了10余万元的“结婚钱”。

  如今,家里还养了两头猪和十几只鸡,小儿子和孙子孙女也相继毕了业,“生活看得见的一天天变好,真心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家渡过难关。”罗兴高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省聚焦加强动态监测帮扶,深入开展重点人群监测帮扶专项行动,围绕“精准监测、精准帮扶、精准消除风险”,加强“防止返贫监测线”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线”两线衔接,做到同步开展入户核查收入、同步开展乡镇审核、同步开展县级确认“三个同步”,确保实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2022年以来,面对疫情、旱情等挑战,贵州采取实地调研、视频调度、电话了解、数据比对等方式进一步掌握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涉疫情况,摸清疫情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影响,切实把影响降到最低。深入开展“3+1”保障“回头看”专项行动,盯紧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风险点,实行一月一入户、一季一调度,确保风险问题动态清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记者 刘绍波)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