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安顺市医疗保障局持之以恒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压实医保基金监管责任,夯实医保基础工作,持续巩固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坚决扛好医保基金监管政治责任,打好医保基金“全链条”监管“持久战”。
规范管理建章立制,提升基金监管安全长效防线。建立安顺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医保专家智库;率先在全省建立行政执法协议处理与刑事犯罪案件衔接工作机制和医保行政执法协议处理案卷卷宗审评制度,成立行政协议处理及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建立行政协议处理及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制度,率先在全省建立落实医保基金安全主体责任制,全力推动定点医药机构从源头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充分发挥定点医药机构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在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完善定点医药机构的监督约束机制,对其履行基金监管责任的监督考核,共筑基金监管防线;不断推动医保基金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补齐短板弱项,将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注重长效,推动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升基金监管水平。
常态化宣传提升共管意识,筑牢基金安全共治防线。率先在全省建立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暨医保普法教育宣传工作站,依托并充分利用两定医药机构、学校、老年活动中心等各类现有资源,赋予其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与医保普法教育宣传功能,以定点医药机构、乡镇(街道)、社区、学校等为重点,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层级,设立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与医保普法教育宣传工作站,引导基层组织和公众参与服务与管理,推动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和医保普法教育宣传的社会化、群众化和常态化,目前,安顺市已建成51个宣传工作站;以基金集中宣传月活动为抓手,推进“七进”宣传,重点开展进社区、乡村和企业等宣传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做好政策宣传与解读,引导广大参保人和医药机构了解医保“雷区”与“红线”,共同营造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社会氛围,2022年来,全市共签订承诺书1211份,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宣传200余次,张贴和散发宣传品15万余份;在“安顺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医保基金监管宣传专栏,及时发布基金监管最新政策,引导公众正确认知与主动参与医保基金监督;建立医疗保障基金社会监督员制度,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参与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的良好氛围,强化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在全市范围建立医疗保障基金社会监督员制度,目前该市已聘任78名医疗保障基金社会监督员。
以“零容忍”态度,巩固高压态势提升监管安全防线。对安顺市定点医药机构实施拉网式、全覆盖监督检查,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缝隙,织密织牢基金安全监管网。对定点医药机构履行医保协议等情况开展全面核查、现场检查;开展自查自纠全覆盖,压实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药机构自我管理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今年来各定点医疗机构主动上交违规款35.6万元;采取专项检查、交叉互查、第三方参加检查等方式,开展专项治理,针对不同类型监管对象特点及易发频发多发问题,全覆盖组织监督检查,针对各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问题,开展全面回头看,综合运用协议、行政、司法、舆论等手段,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医保基金违法违规行为。2022年,全市共组织各类检查30余次,出动各类检查人员近200人次,其中医保专家参与80余人次,检查病历病案4万余份,对定点医药机构进行数据筛查300余万条,排查出疑点问题近万余条(个),检查率达100%。
强化震慑,提升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能力。坚决扛好医保基金监管政治责任,进一步完善基金监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机制和能力,持续强化医保基金严查重处的强震慑态势,建立基金监管重大案情曝光台,经常性地开展警示教育,将基金监管“严”的主基调贯穿始终,推动医保基金监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一体推进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促进医药服务和经办服务规范化,坚决遏制医保领域违法违规现象普发多发现象,震慑违法行为,净化了基金运行环境,截至2022年11月30日,安顺市已监督检查定点医药机构876家,约谈286家,责令整改285家,处理违规定点医药机构311家,收回医保基金1804.02万元,取消定点医疗机构1家,移送纪委监委案件1件,公开曝光典型案件13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小友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