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58.57万,占比16.76%(全省占比15.38%),65岁及以上老年人45.88万人,占比12.55%(全省占比11.56%)均高于全省水平。近年来,黔南州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州委深改课题和州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连续五年将养老服务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在2022年省对市(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评估中,排名全省第二,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奖补黔南州225万元,涉及省对州养老服务高质量考核4项指标综合排名全省第一方阵,全州养老服务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聚焦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抓规划引领。黔南州将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纳入“十四五”州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县域专项规划,形成“一县(市)一张图一清单一方案”。全州现有各类养老机构109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7个,居家服务站36个,农村幸福院431个,规划床位22454张,护理型床位占比50.67%。
抓示范创建。以“三级5类”示范创建为载体,推动在每个县(市)打造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点各1个。分级分类分年度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硬件标准化、服务专业化。
抓争资争项。2020年以来,全州共向上争取各类养老服务项目78个,争取资金4.29亿元,其中:2022年截至目前争取项目48个,资金2.94亿元,争取资金量达到“十三五”期间总量。
聚焦养老服务水平提升
培育引进专业机构。先后培育引进中铁太阳谷、国投健康、恒康集团、吉林幸福里等20余家企业,运营46家养老机构,运营床位占比达75%,超省定标准15个百分点。
强化服务技能培训。率先在全省开展地市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全省首届养老护理技能大赛在我州举办。目前,全州共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780余人,技能培训比例达100%,持证率比例达51%(高于全省平均持证率11个百分点)。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135万元,对280名养老护理员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推进“机构带站”试点。在都匀、福泉、罗甸试点,在全省率先推行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站,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站品牌化、规范化、连锁化运营。
搭建“智慧养老”平台。建成贵州省首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数据统计、机构监管、服务链接等“一张网”管理功能初步实现,目前已开展试运营。并依托智慧服务平台,投入资金180余万,在都匀市文峰、广惠街道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线上购买养老服务项目,探索线上线下协同开展养老服务经验。
聚焦医养康养融合发展
抓好医养结合。全州现有3家“医办养”机构、5家“养办医”机构,4家机构“两院毗邻”建设、60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24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了老年病科,22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中医馆。
推进示范引领。龙里县获评为“全省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县”,独山县柯瑞康养产业示范园获评为“全省健康养老产业聚集区”,龙里太阳谷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获评为“省级服务龙头企业”。
强化招商引资。近三年全州健康养老产业招商引资规模约30亿元,到位资金约5亿元。2021年全州健康养老产业招商引资规模达18.92亿元,完成率189.2%;到位资金4.11亿元,完成率为205.5%,全省排名第一。全省第一、二届健康养老产业现场观摩暨项目推介会均在黔南州召开。
聚焦基本养老制度保障
完善基本制度。先后出台了《黔南州养老服务业改革发展方案》《黔南州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黔南州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2年)》等政策文件,印发了《黔南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黔南州高龄老年人补贴实施方案》等制度方案,为开展基本养老服务提供制度保障,推进服务规范化。
落实基本政策。全州累计发放高龄补贴、百岁老人补贴3700余万元;2221名特困对象实施集中供养。全州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数60.7万人,享受医疗保险待遇170余万人次。共为28.26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为42.84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办理老年卡3533张,年乘车等优惠金额达490余万元。
保障基本权益。全面深入开展养老诈骗线索摸排,破案268起,追赃挽损6600余万元。强化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切实保障机构老年人基本权益。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