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阳:500条小巷子“换装”迎新 老城“新”故事开讲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1-07 16:58:34 来源:新华网 作者:蔡连素 点击: 评论:0

 新华网贵阳1月6日电 老旧街道墙面彩绘出城市文化,断头道路变得畅通而整洁,老商业文化街道增加了现代气息……这些改变让群众的幸福感泛上心头。春节将至,贵州省贵阳市的500条街道成功“换装”迎新。

背街小巷改造是贵阳市“一圈两场三改”工作的一部分,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背街小巷改造”专班三年来已改造全市1110条背街小巷,其中2022年全面完工500条街巷改造,主要涉及人文景观打造、商业氛围营造、基础设施提升、疏通“毛细血管”四个方面。

道路平坦路面整洁 群众“急难愁盼”老问题终得解决

城市小巷透出大民生,便利洁净的巷道能为群众生活舒心度加分。贵阳市民朱建新最近重新搬回贵阳市花溪区御林铭园小区居住。“原来小区内外环境老化,小区内外没有路灯,回家道路一片漆黑,走在路上非常不安全;加之管网问题导致污水横流,路面总是湿哒哒的。”朱建新说,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他们决定搬到其他地方居住。

“御林铭园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背街小巷改造工作征集意见时,居民再次提出相关问题。”花溪区溪北街道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文洁介绍,通过背街小巷工程的改造,这次彻底解决管网问题,小区进出路面进行优化,并将安装上路灯。

过去御林铭园的外环境。新华网发

修缮后御林铭园的外环境。新华网发

为了确保改造工作的有效与持续,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背改”专班制定项目清单、意见清单、资金清单、责任清单“四个清单”工作要求,发放《贵阳市背街小巷改造工作调查问卷》4.5万份,收集梳理群众关注的问题,确保改造工作能切实解决群众期盼与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召开坝坝会,让群众参与到改造工作中来。从居委会和周边群众中聘请义务监督员全程监督改造,由街道办和施工单位各明确一名安全员负责安全生产,确保群众切实参与到街巷规划、建设、验收全过程。

“背街小巷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通过让群众共商共建的形式,让背街小巷的改变带着民生的温度。”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背改专班负责人蔡超说。

阳市优先改造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和基本功能需求的路面破损、井盖沉降、排水不畅、路灯不亮、管线凌乱等基础设施类问题。同时重点围绕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需求,在一些街道增加停车位、便民服务摊点、充电桩等设施。有条件的街巷科学地设置口袋公园、立体绿化等设施,提升美化绿化亮化效果。很多小区基础设施老旧缺失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

留下文化“肌理”补充现代内涵 色街道让群众生活更美丽

“2007年大学毕业时,花溪十字街还是一条老旧的商业街,热闹但缺少精致。”祝露霞从贵州民族大学毕业十多年后,最近回到贵阳工作,她发现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有了很大变化,有趣的主题街道、琳琅满目的商业店铺、各具特色的主题小巷、勾起回忆的特色美食……“十字街是真变了,但又那么熟悉。”

“花溪十字街富有市井烟火气,也承载了很多人的记忆。改造工作要留得住城市的文化肌理,也要有现代文化的内涵。”贵阳市花溪区阳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邓柯是花溪十字街变化的见证人之一,他说,花溪十字街在基础设施、文化打造等方面都进行改造提升,让小巷连片“换装”,形成新的商业产业模式,焕发新的生机。

改造前的小巷。新华网发

改造后的小巷。新华网发

改造后的花溪区十字街,一边是环境洁净美观的老街景色,一边是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既保留老记忆,又增加新花样,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街区,十字街也因为变美比以往更加热闹,成为一条特色街道。

蔡超介绍,2022年贵阳市结合区域特点、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商业氛围等要素,选取150条街道打造成示范街。每条示范街不仅要了解群众的需求,同时还有专家组根据街区特色制定相关改造方案。150条示范街将成为贵阳新的打卡点、特色街区。

背街小巷连接主次干道和居民小区,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三年来,背街小巷改造工作所改造的1110条小巷,看似只是优化城市功能,但当小区设施得以完善,环境变得优雅,生活和出行收获便利后,群众幸福感会随着这点滴的改变得以提升。(蔡连素)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