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州:强保障 优服务 做好农村疫情防控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1-10 17:47:37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这是我在疫情期间收到的最好礼物。”黔东南州麻江县谷硐镇老人陈兴荣(化名)说。今年1月,老人在家里收到了一份“防疫健康包”,里面配备了解热镇痛类、止咳类等药品,以及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酒精、抗原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这是贵州对133万6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免费发放“防疫健康包”(以下简称“健康包”)中的一份。

1月8日,贵阳市白云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完成了9650份重点人群“健康包”发放任务,同日,遵义市新蒲新区启动了“健康包”发放工作,预计将发放13290份“健康包”……为缓解农村地区群众用药紧张问题,筑牢重点人群健康屏障,贵州大力推动并保障“健康包”发放工作落实落地。

[URL]2f30955b98dcc839bf485448e5e06a94.jpeg

贵州为重点人群发放“防疫健康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与“健康包”一起送到老人手中的还有一张“到户防疫明白卡”,在这张卡片上,疫情防控期间的“十要十不要”的意见建议被逐条列出,包括“多吃牛奶、鸡蛋等富含蛋白质食物,增强自身免疫力”“不要与他人共用脸盆或毛巾,或只用清水简单冲洗”等。通过引导群众加强自身防护,“治”“防”结合加强农村地区抵御疫情的能力。

岁末年初,贵州省设立的各级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奔赴基层抗疫一线,多措并举筑牢群众健康坚强屏障。1月初,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带队走访平坝富社区、乐平村、青风村及凤凰村等4个村11户农户,查看卫生院、卫生室的药品储备状况和就医情况,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与此同时,在黔东南州11个县区,县级蹲点指导组分头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调研督导,确认街道社区医院退热、止咳、解痛类药品供应充足……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农村地区逐渐增强的抗疫效能,2022年12月26日到30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人数由35031人次降至18727人次,降幅达46.5%,同时,接诊病人中阳性率也由38%降至32%。

[URL]85e462001d8f83bb08d4ee2067e1ce78.jpeg

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赴基层调研。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为抓好农村地区重点人群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贵州对全省城乡432万65岁以上老人健康状况进行摸底预评估,按照健康状况分成红、黄、绿三类人群。“红色和黄色指风险相对较高的老年人,我们对其进行专案管理,实行村、社区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的‘二对一’服务,不仅指导其合理用药、抗原自测等,还帮助重症患者联系上级医院,及时转诊。”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巍表示。

通过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及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村支“两委”、包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以及广大农村党员,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共同点对点联系到户、到人,贵州有序做好农村地区重点人群管理和健康指导工作,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健康需求。

“目前,全省86个有村的县健全完善了134个县域医共体,开通就医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了重症服务全覆盖。”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玉琼说。贵州发挥县级医院本地医共体龙头作用,利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作用,统筹县域内医疗资源,开展分级诊疗,就近就便合理分流患者,减轻了患者异地就医负担。

不仅如此,贵州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全部建设并投入使用,每日接诊最大能力为8.6万人,同时,村卫生室也开设了发热诊疗点,扩增接诊发热病人容量。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借助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进行影像会诊,不仅让农村患者就近获得有效的医疗救治,还能最大限度分流轻症和无症状患者,减轻医院接诊压力。

如今,贵州正发挥贵州中医药特色优势,发布预防方、居家干预指引,形成符合本省实际的“新冠病毒防治相关药品地方品种推荐目录”,同时,20家省内企业24小时开足马力生产18个品种药品,不断加强市场供应。按照保基层、保重点原则,这些药物将对9个市州的88个县(市、区)以及县以下乡镇卫生医疗机构进行重点投放,确保基层药品供应充足。

“我们始终把做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农村地区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张玉琼表示。在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的背后,不仅是贵州做好群众后盾的坚强实力,也是贵州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坚定决心。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