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阳1月10日电 (王秀芳)1月10日,记者从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为提升基层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推进疫情防控平稳有序转段,贵州制定《建立和推进“百千万”五级医务人员进基层强能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切实做好“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保障全省人民度过安定祥和的春节。
按照《方案》要求,2023年1月9日至21日期间,将由百名三甲公立医院医疗专家做好县级医院远程指导。切实发挥全省三甲综合医院、中医类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专科医院龙头作用,充分利用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优势,百名医疗专家24小时轮班,远程指导县级医院的门急诊、发热门诊、住院患者的救治,尤其是重症、呼吸、感染科病人的救治。24小时在线指导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开展远程问诊、会诊和巡诊工作,及时发现、阻断和转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
千名市县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做好乡镇卫生院现场指导和巡回医疗。市级和县级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要派出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进行现场指导并开展巡回医疗,原则上每个县(市、区)确保有3支巡回医疗小分队,每个小分队至少含1名呼吸、重症、传染或康复科专业医务人员,每支小分队人数不少于3人,每次现场指导或巡回医疗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2天。现场指导和共同参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发热诊室、住院病人中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诊断、救治和后期康复指导,加强重症紧急救治和新冠患者的感染培训,指导基层科学合理做好吸氧治疗、小分子药物的使用,以及重症的早期识别、转诊、会诊和技术指导等工作。
万名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走村(居)入户做好重点关注人群的健康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发挥好家庭医生团队作用,落实网格化管理,通过电话、视频、微信或线下随访等方式,加强对居家治疗观察和康复的重点关注人群的健康监测、用药指导、抗原检测等服务。原则上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重点人群每周联系不少于3次、次重点人群每周联系不少于2次,一般人群每周联系1次。已康复人员出院后原则上每周联系1次,联系时间不少于1个月。残疾人、孕产妇、孤寡老人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每周联系1次。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保健康、防重症”的新要求,目前贵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能力和转诊能力还有欠缺,对小分子药物的使用及新冠康复人员的后续服务尚需加强。该《方案》将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关口前移,促进医务人员下沉,着力提高群众见医率,构筑高效顺畅的基层医疗救治防线,坚决打好重症阻击战。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