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曲安全侗歌,拉近干群关系,传递安全理念,织密安全网;一次次安全生产宣讲,进村入户入企,提升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平安幸福是民之所望,安全发展是政之所向。近年来,贵州省应急系统扎实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深入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广泛宣传引导,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全民安全意识。
安全宣传进企业(央广网发 贵州省应急管理厅供图)
“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抓安全生产的核心就是抓责任落实,通过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活动,督促企业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到知法明责、守法担责、依法履责,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贵州省应急厅党委书记、厅长周乐职说。
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贵州省应急系统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增强企业防控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意识,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培育企业安全文化,筑牢安全管理防线,推动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遵义市汇川区推进安全宣传进社区(央广网发 贵州省应急管理厅供图)
社区是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前沿阵地,也是落实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措施,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贵州省应急系统推动社区建立健全安全宣传机制,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增强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社区居民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同时,加大社区公益宣传力度,深入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常识以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唱支歌给大家听,关于安全记心上,方保平安万年长……”44岁的吴成龙,是黔东南州黎平县黄岗侗寨的歌师,也是省级非遗传承人。这首《安全之歌》,就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点滴场景和安全提示。交通安全、出行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涵盖了关乎安全的方方面面,侗族大歌的唱腔加上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也提升了大家的安全理念。
黎平县应急管理局干部与中罗村群众在鼓楼下唱安全侗歌(央广网发 黎平县应急管理局供图)
“非遗”演绎“安全”,这样的形式不光当地村民爱听,网友也乐见。黎平县中罗村村支书吴显艳用侗族大歌唱响“安全生产”已经不是第一次,喜欢拍短视频的她拥有五千多粉丝,其中点赞量最多的一条短视频,就是用侗语宣传安全生产的内容,网友惊叹天籁之音的同时也为她传播安全之声的创意点赞!
“现在寨子里村民们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得到很大提升,安全常识和理念深入人心,这也得益于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吴成龙说。
贵州各地应急部门通过推荐安全宣传进农村示范项目,进一步提升乡镇安全管理能力和村民安全意识,同时建立农村安全宣传有组织体系、有展示窗口、有便民册子、有广播设施等“四有”工作机制,拓展安全宣传手段,全面提升村民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支撑。
安全宣传进学校(央广网发 贵州省应急管理厅供图)
开展“上一堂安全课”“写一封安全信”“签一次安全承诺”“参加一次安全实践”“出一期安全板报”等活动,遵义市汇川区推动将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让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为确保安全教育到位,让孩子遵守安全法规,贵州省应急系统推动建立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的共建协作机制,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和教职工做到能应急懂避险、能自救会互救。
“汛期来临,灾害频发,为了我们生命财产安全,要关注天气预报,暴雨或久雨天气别出门……”在铜仁高新区宣传员正入户给群众讲解汛期避险知识。
只有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才能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意识。贵州应急系统大力开展进门入户送安全活动,确保做到安全知识应知尽知。以生活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为重点,结合家庭特点开展个性化、亲情式安全教育,汇聚关注安全的家庭合力,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发挥安全宣传走进家庭、影响社会的积极作用。
“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格局,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素养和社会整体安全水平。”周乐职说。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