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底开工以来,投资30.05亿元的贵阳贵安超互联新算力基础设施项目(运营中心)建设井然有序,2025年建成后这里将支撑构建“东数西算”国家数网体系。
开行一周年,始发贵阳国际陆港的33班中欧班列,日夜兼程将一箱箱满载黔货的集装箱送往欧洲,为贵州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注入新动能......
省会兴则全省兴。从“云端”到陆海,贵阳加速发展步伐,一路披荆斩棘,引领全省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强省会”撬动“强贵州”。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数字活市、人才兴市,贵阳贵安奋力走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高水平生态、实现高效能治理的现代化“强省会”之路,正成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排头兵。
![[URL]9cac0f1cd32218fa7d99a907c4e665eb.jpeg](/d/file/ywjj/gansuxinwen/2023-01-11/9cac0f1cd32218fa7d99a907c4e665eb.jpeg)
找准“支点”——构建内外兼顾开放新格局
近日,随着汽笛长鸣,一列装载了35个大柜贵州轮胎产品的货运列车从贵阳国际陆港发出,向广州港南沙港区驶去。
与之相反,一列载满货物的货运列车从广州港南沙港区出发,在贵阳国际陆港衔接中欧班列后开往俄罗斯沃尔西诺。
中欧班列2021年11月18日开行至今,实现从单一中欧通道发展到中老班列、黔粤班列融会贯通,贵阳国际陆港已成为贵州高效连接世界的“桥头堡”。
以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为“支点”,贵阳广泛汇聚资源要素,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推动贵州高效连接世界,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畅通内外通道,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进入“双跑道”时代、跻身2000万级大型繁忙机场行列;贵广铁路、沪昆高铁、渝贵铁路、成贵高铁、市域环城快铁相继建成,成为全国重要高铁枢纽;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建成运营,迈入“地铁时代”;贵阳港开阳港区实现通航。
如今的贵阳市,由陆路北上,连通“黔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南下,则连通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
做优“开放平台”,贵阳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四轮驱动”,不断提升开放格局。改貌铁路口岸、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相继建成投用,“贵港直通车”专线物流实现16小时跨境货物直通。
“朋友圈”越来越大,贵阳对外开放脚步铿锵有力。
![[URL]b48768ba0a7dc045f6c21ab7cf272cc3.jpeg](/d/file/ywjj/gansuxinwen/2023-01-11/b48768ba0a7dc045f6c21ab7cf272cc3.jpeg)
释放能量——创新驱动提升产业支撑力
在刚刚落幕的世界杯赛场上,海信电视广告格外引人瞩目,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制造的风采。
据了解,作为海信电视在全国的三大生产基地之一,贵阳海信通过不断引入配套企业,完善当地供应链,扩大当地配套和供货比例,如今已成为西南地区电子信息制造的龙头企业。
工业强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贵阳市以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为主抓手,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走好产业同兴之路,做强实体经济,释放“强贵州”的强大动能。
优化产业结构,集群化发展辐射范围更广。聚焦“1+7+1”重点工业产业,贵阳贵安工业持续转型升级,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磷化工、生态特色食品、新能源汽车、铝及铝加工、健康医药等7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2021年工业增加值是10年前的2倍。
突出优势产业,数字化引领竞争力更强。贵阳贵安紧扣数据中心集聚区、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数字活市助力“强省会”行动,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达41.9%。,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到52,位居全省第一。
![[URL]02df58ab82a8a36c6e61282023d9be19.jpeg](/d/file/ywjj/gansuxinwen/2023-01-11/02df58ab82a8a36c6e61282023d9be19.jpeg)
标杆引领——打造宜居宜业魅力幸福城
近日,在云岩区三马片区A05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施工现场,安置房项目和商品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作为贵阳老城区、观山湖区和贵安新区“三核”融汇的关键区域,三马片区是贵阳市城市“三改”攻坚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其核心区的A05地块,把安置房建设和地块开发融为一体,实现空间格局大优化、城市品质大提升。
舞好全省城镇化“龙头”,贵阳贵安优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抓城市规划;聚焦整体设计、区域布局、产业吸引力,抓城市承载力;聚焦品味、品质、品牌建设,抓城市品质;突出标准化、网格化、规范化,抓城市治理;通过做大做强县城、做优做特城镇、做美做精乡村,抓城乡融合,城市品质、魅力持续增强。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大力实施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构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宜居生活空间。
城市生态向“绿”而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大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绿色生态成为“爽爽贵阳”成为最闪亮的金字招牌。
城市环境日益美好,聚焦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建设,着力营造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贵阳正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
![[URL]de73560102243332f504ab31852cc58c.jpeg](/d/file/ywjj/gansuxinwen/2023-01-11/de73560102243332f504ab31852cc58c.jpeg)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思宇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