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阳贵安:山水田园厚植为民情怀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2-02 18:37:54 来源:贵阳广播电视台 作者: 点击: 评论:0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贵阳贵安正铆足干劲,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以“强省会”为主抓手,坚定不移“强三农”,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木楼、堂屋、青瓦,眼前这些景色怡人的村舍庭院坐落在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仅仅是破旧的闲置农房。得益于贵阳贵安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规划,龙广村启动“水东乡舍”项目,按照闲置农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农耕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的“三改一留”发展模式,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打造出极具特色的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如今,这里每年的游客接待量超过400万人次,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陶大模:周边的农家乐实现每年增收创收,在以前的基础上达到5万元至8万元左右,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在距离龙广村100多公里以外的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刚过完年,村民们就已经在高标准农田里忙着施肥,地里的西兰花长势正好,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水稻亩均增产150斤的基础上,龙宝村探索“稻菜轮作”模式,秋收稻谷、冬种蔬菜,让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

 

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村委会副主任 左信兴:花菜每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除去前期投入成本,每亩增加1100元至1200元的收入,老百姓利用“稻+菜”的产业模式在里面务工,每个月增加了2000元至3000元的收入,为村集体、村民带来了效益。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强则百姓富。在乡村振兴之路上,高标准农田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都市农业发展的根基,贵阳贵安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3.63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4%以上;到2025年,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30万亩。

 

农业产业兴旺的同时,贵阳贵安天蓝、水绿、山青、景美的美丽乡村面貌也正在焕发。贵阳贵安将农村“五治”作为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关键抓手,深入村寨有效开展农村“五治”工作。

 

在南明区永乐乡干井村,村容村貌整洁靓丽,村民安居乐业。村委会前的广场上,设有可回收物暂存点、可回收物积分兑换室和有害垃圾暂存点,村民们自觉前来投放垃圾,把垃圾分类意识融入日常生活。近年来,干井村精细化“治房”、科学化“治水”、减量化“治垃圾”、标准化“治厕”、多样化“治风”,全力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南明区永乐乡干井村村民 陈发森:农村“五治”开展以来,对农村的改变非常大,环境卫生的改造提升了我们的村容村貌,道路都是干干净净的。因为村里环境好了,我家也开起了农家乐,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贵阳贵安精准推进农村“五治”,持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乡风文明显著加强的美丽宜居新农村正在涌现。

 

积硅步以至千里,“强三农”势在必行。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贵阳贵安正厚植为民情怀,以更大决心、更高目标、更强力度乘风起航,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建设农业强国、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贡献贵阳贵安力量。

来源 | 贵阳广播电视台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