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把保障春耕备耕作为支农履职重点,投放春耕备耕贷款42.51亿元,助力全省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为确保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发行支持的福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华网发
保护耕地,助力守好粮食生产“命根子”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产出能力的重要举措。农发行贵州省分行聚焦全省到2030年力争建成280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3年以来累计投放24亿元,助力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生态环境、农田地力提升、农田输配电等工程,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和机械化、智能化应用。截至目前,累计支持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累计覆盖全省69个县级行政区,覆盖率达78.41%,支持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400万亩,占全省高标准农田信贷支持份额的90%以上,服务贵州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中不断将零碎的“粮田”变成一亩亩“良田”。
贵州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2.5%,导致耕地资源十分稀缺,开发利用耕地则更显重要。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积极助力推进耕地保护、土地开发、旧村复垦、复耕复种、地力提升等土地整理工作,2023年以来累计投放31亿元,着力挖掘新增耕地和粮食产能潜力。紧盯黔西北、黔南、黔北大豆和玉米主要种植区域,2023年以来累计投放8.55亿元 ,增加区域有效耕地面积,破解耕地资源制约,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提供有力空间条件,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确保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目标能够实现。
水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端稳粮食安全这个饭碗的关键。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紧紧围绕与贵州省水利厅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2023年以来累计投放13.22亿元,支持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等骨干性、基础性重大水利补短板工程,打通乌江河等水系“大动脉”延伸至田间地头“毛细血管”,持续提升农业农田“旱涝保收”能力,为春耕备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农发行支持的长顺县高标准农田及制种繁育基地项目。新华网发
振兴种业,助力激活农业现代化“芯动能”
农发行贵州省分行2022年以来先后投放19.46亿元,用于支持余庆县优质稻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思南县优质粮油种子等项目,助力制种基地、种植基地、加工服务中心等建设,服务完善种业全产业链,帮助做优做强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引进全国种子第8强企业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支持培育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万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本土企业,构建贵州种业企业阵型。
重点围绕种子生产、加工、制种育种基地建设和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种业项目融资模式探索创新,2022年以来投放53亿元,支持岑巩优质稻、长顺油菜、余庆苦丁茶、贵州黄牛、刺梨、赤水石斛、三穗鸭、织金皂角等一批地方特优畜禽和经济作物进行良种繁育、扩大蓄养种植规模,全力守护种子“芯片”。目前,岑巩杂交水稻制种已落实面积3.5万亩,可收成优质水稻良种800万公斤,满足800万亩水稻的种植需求。
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力助推农业科技创新、良种繁育、生产、加工、物资装备、流通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各个环节,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投放贷款600万元支持省农科院下设重要科研转化平台金农公司,支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种业科技创新高地,更好服务国家和贵州种业科技自主创新。

农发行支持的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华网发
服务春管,助力下好粮食丰收丰产“先手棋”
农发行贵州省分行根据春耕生产季节性强、资金需求集中等特点,聚焦农机农资生产供应,提早部署对接,多次召开业务协调会,走访重点市场主体,及时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办贷时间,确保贷款及时发放到位。
持续加大化肥生产、购销、流通领域支持力度,超前对接行业龙头企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一企一策”研究制定融资服务方案,重点支持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2022年下半年以来累计投放3.9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购买原材料、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需求,保障春耕备耕农资供应。今年春耕备耕以来,贵州磷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已实现化肥销售超80万吨,超进度完成国家下达的春耕保供进度。
围绕机械强农,重点支持区域特色农机产业集群建设,及时对接春耕备耕农机具产、供、销融资需求,2022年下半年以来累放贷款3.48亿元,支持修文县贵州山地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园以及玉屏县山地农机服务中心建设,助力推动贵州农业由“会”生产向“慧”生产转变,走出一条贵州特色的“农机上山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