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黎平县:宣讲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4-28 00:22:43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姚进忠 吴秋霞 点击: 评论:0

 贵州文化网讯 自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以来,黎平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等平台载体,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党员干部会、“三会一课”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文件精神,学懂弄通文件的实质内涵,并通过下村走访开展宣传宣讲等活动,在全县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和宣传宣讲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的热潮。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为我们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罗世政在顺化乡顺洞村宣讲时指出。

 

“罗书记组织大家做田野调查,结合实际把政策讲清讲透,让我们脑洞大开。”顺化乡顺洞村党支部书记石光维说。今年以来,该村建成油茶产业50亩,天麻5000平方米。

 

“只有把新国发2号文件学深悟透,才能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这条新路上闯得有力、闯出有效。”顺洞村第一书记张红艳说。

 

在宣讲走访中,该院还为党员群众普及脑卒中疾病预防健康知识,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群众开展残疾鉴定服务,服务群众40余人次,为群众省去了检查、鉴定等费用,让群众足不出村,即可办理残疾证,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在龙形街道宣传时指出,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是贵州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黄金十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研读,准确领会文件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文件赋予贵州“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

 

县委宣传部以下村走访为契机,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帮扶村宣传宣讲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要求各村结合村情,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自身优势,激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走深走实,推动文件精神在全镇各村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干部在走访中,面对面地了解群众存在的困难和诉求,收集了群众的问题线索。

 

在走访中,县自然资源局围绕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春耕备耕、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风险化解、安全生产、乡村振兴“五大行动”等重点工作,与乡村干群积极探讨。并从乡镇规划建设指导、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宣传等方面,加强与乡镇、村组、广大群众的联系,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德顺乡从抓学习、抓宣传、抓落实方面,为学习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营造了浓厚氛围。截止4月13日,该乡共开展宣讲和入户走访24场次,参与群众达900余人次。

 

黎平经开区管委会到帮扶村宣讲时强调,要结合实际抓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工作,做强做大油茶、茶叶产业,大力发展山地高效农业和林业,做好春耕生产保粮食安全,严禁农田撂荒。

 

县民宗局在宣讲时指出,新国发2号文件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施工图”“任务书”。

 

连日来,县农业农村局派驻龙额镇的9名第一书记访寨入户,采取院坝会、鼓楼会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宣讲新国发2号文件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国发2号文件,了解国家对贵州老百姓的关怀厚爱,只要肯努力,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在六约村的大榕树下,围坐的群众对第一书记杨再义的宣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夜幕下的岑鱼村鼓楼里,第一书记吴锡锋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讲解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耐心地为大家解决疑问和困惑,并组织大家研讨村级产业发展。他说:“只有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群众的心中,让老百姓知道国家在做什么,将来要干什么,对百姓有哪些益处,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家致力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那些文件我们都看不明白,听了吴书记的解释后,我们基本能搞懂了,国家政策都是为老百姓着想的,只有拥护用好政策,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岑鱼村村民陆万友说。

 

当前,黎平县党政领导干部、党校老师队伍、基层宣讲骨干等带头深入基层宣讲,让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文件的贯彻落实中来,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创造力充分激发出来。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宣讲400多场次,覆盖3万多人次。

(姚进忠 吴秋霞)

编审:刘禹涵

责编:李茹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