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黎平县“国储林+”模式助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5-07 17:48:52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王迎春 姚进忠 点击: 评论:0

          贵州文化网讯  黎平县抢抓新国发2号和融入“大湾区”政策优势,探索“国家储备林+”模式,在现有林改培林地套种珍贵用材树种、方竹、中药材等,走出了一条“以短养长,一林多用”的绿色林业发展之路,夯实了林业发展基础,推动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1:黎平国有乌下江林场引进的“合江方竹水尾1号”良种竹苗。.jpg

黎平国有乌下江林场引进的“合江方竹水尾1号”良种竹苗

 

在国有乌下江林场宝霞山基地,林场技术人员正在组织群众栽植合江方竹。据悉,该林场从四川引进的“合江方竹水尾1号”良种竹苗,为笋用竹种,营养丰富,出笋季节在9-11月,错开了竹笋高峰期,与其他方竹笋相比具有笋肥、肉厚、味鲜、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种植当年就可出笋,3年进入初产期,5年进入盛产期。据林场技术人员介绍,在国储林下栽植合江方竹,不但不影响杉木大径材的培育,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图2:黎平县国有石井山林场种植的本地狭叶方竹。.jpg

黎平县国有石井山林场种植的本地狭叶方竹

在石井山林场石井山工区,利用现有林改培丰富的林地资源,种植的本地狭叶方竹,目前,已绿绿葱葱,大量发笋,长势喜人。

图3:黎平县国有花坡林场林下套种板蓝根。.JPG

黎平县国有花坡林场林下套种板蓝根

该县还以国家储备林现有林改培建设为契机,在林下种植榉木、闽楠、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树种,既调整了树种结构,也储备了大量的珍贵用材资源,同时,还在林下发展天麻、茯苓、板蓝根、黄精、红托竹荪等中药材。截至4月底,该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一、二期)已获得银行放款2.8亿元,流转收储林地林木7万余亩,完成现有林改培人工造林9269亩。(王迎春 姚进忠)

编审:刘禹涵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