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知溟讲堂”在安顺经开区开讲!著名文化学者顾久现场授课。戴胜信摄
5月29日,贵州“知溟讲堂”走进安顺经开区,在牛蹄关山骨图书博物馆开启第一讲。讲座邀请了原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文联主席、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著名学者顾久教授作“乡村振兴”专题授课,安顺经开区100余名干部职工到场聆听讲座。
讲座中,顾久以“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文化赋能的作用”为题,结合自身所见所闻和工作经历,用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语言,为大家阐述了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和重要性。
“贵州多山,山有时候需要挺起一条脊梁骨来,所以我们把大山的脊梁叫山骨。在这个地方开展‘知溟讲堂’,主要是纪念两个人,一个是陶行知先生,一个是梁漱溟先生,知、溟两个字加在一起刚好就是知识就是大海,开展‘知溟讲堂’以发扬他们的志向。”顾久说。
经开区牛蹄村:文化赋能 村寨焕发新活力。陈良琼摄
随后,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重点围绕“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乡村振兴的基本背景与重大意义、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等方面深刻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既有宏观政策的权威解读和系统阐释,又有紧贴贵州乡村发展实际的精准分析和独到建议,观点鲜明,内涵丰富,为贵州进一步实施文旅赋能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牛蹄有两种文化,一种是外界赋予它的文化,让外面的朋友来看看咱们的农村,看看农村的美好。另外,我们还希望年轻人和孩子们能够成为这块土地新的主人公。”顾久表示,真诚希望通过乡土故事的挖掘和讲述,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感到自豪,好好的学习,使这片土地发生更大变化。
经开区牛蹄村:文化赋能 村寨焕发新活力。陈良琼摄
2021年以来,安顺经开区牛蹄关按照乡村振兴和宜居乡村创建工作要求,因地制宜,深挖布依民族文化特色,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和宜居乡村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引入文化产业,经过精心打造和建设,透着浓郁民族历史风韵的民宿民居、民俗博物馆群相继建成并运营。村头巷尾,青石铺路,村道互通、蜿蜒别致,庭前院后、花草相依,昔日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牛蹄,让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据悉,贵州“知溟讲堂”由顾久倡导主办,是一所乡村建设的课堂,“知溟讲堂”将不定期邀请乡村建设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走进山骨图书博物馆宣讲授课。此次讲座,聚焦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主题,是一次乡村建设的充电提升、营养补给。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吸纳讲座中的真知灼见、崇论宏议,主动学习先进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历史经验指导实践,进一步凝聚智慧、汇聚力量,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的新篇章。(戴胜信)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