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州丹寨:荒山种出致富茶 智慧管理全覆盖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6-16 16:54:41 来源:中新网 作者:袁超 点击: 评论:0

 贵州丹寨:荒山种出致富茶智慧管理全覆盖

    图为张有丽在丹寨县5G智慧茶园内展示手工炒茶。 袁超 摄

  中新网贵州丹寨6月16日电 (袁超)“智慧赋能产好茶,茶香四溢销路好。”16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5G智慧茶园内,炒茶师张有丽正在向游客展示她的手工炒茶技艺,将簸箕里的新鲜茶叶放入铁锅,她徒手掌控温度开始翻炒,茶香随即飘出。

  16日,“锦绣黔东南苗侗山珍茶”第14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黔东南分会场开幕式举行。会上,东西部协作5G+智慧茶园启动。

图为当地农户在丹寨县5G智慧茶园内采茶。 袁超 摄
图为当地农户在丹寨县5G智慧茶园内采茶。 袁超 摄

  丹寨县5G智慧茶园覆盖面积5000亩,集旅游观光、茶叶种植、康养休闲,智慧管理为一体。记者了解到,5G智慧茶园把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茶园中去,建设内容涵盖了气象分析、虫情监控、土壤墒情、产品溯源、视频监控、天翼云播等模块,通过数字化产业建设,使传统茶园更具“智慧”,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提供更加科学便捷高效的管理。

  “80后”杨梅是丹寨县小有名气的“女茶人”,看准丹寨寡日照多云雾的气候优势,她开荒种茶并成立了公司,目前已发展茶叶基地3000亩,拥有3500平方米的现代茶叶加工厂,生产的红茶和绿茶年产量达200吨。

图为开幕式现场展示的5G智慧茶园运用。 袁超 摄
图为开幕式现场展示的5G智慧茶园运用。 袁超 摄

  “科技兴茶,我们的生意乘胜追击。”对于已连续5年生产达到国际欧盟标准茶叶的生产者杨梅来说,智慧茶园的运用无疑推动着当地茶企的发展。“茶叶生产实现可视化诊断、科学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改变了单纯依靠经验进行茶业生产经营的模式,确保茶叶的健康生长。”杨梅说。

  杨梅坦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种植到科技赋能、从特到优,这是丹寨茶叶发展的真实写照,更是自己带领企业敢于做大做强的信心所在。

图为开幕式现场5G智慧茶园启动仪式。 袁超 摄
图为开幕式现场5G智慧茶园启动仪式。 袁超 摄

  丹寨县地处云贵高原,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与多云雾,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硒、锌元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丹寨县发展茶产业提供了基础。

  近年来,丹寨县大力发展茶产业,荒山得到了有效利用,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同时,丹寨以“保护生态、注重质量、做响品牌、着力创新”为引领,积极探索茶产业发展新路子,以全产业链助推茶产业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参与,茶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自2009年起,丹寨县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2021年获“年度智慧茶业样板县域”称号,是贵州省43个重点产茶县之一。

  “我亲眼见证了荒山变金山、银山的过程。”张有丽说,家乡连片的荒山种出了致富的茶叶,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开荒种茶,并成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公司。“越来越多同我一样的女性返乡务工,既赚到了钱又照顾了家庭。”

  目前,丹寨县共有茶园12.19万亩,覆盖69村3.8万人,带动1852户6482人脱贫;茶叶注册企业57家,合作社28家。2022年茶叶产量预计5900余吨,全年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完)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