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州沿河:蜂糖李“甜”透好日子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7-09 01:20:27 来源:中新网 作者:田霞飞 点击: 评论:0

  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8日电(田霞飞)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贵州省沿河自治县淇滩镇梨子水村充分发挥山地优势,发展了300亩蜂糖李,今年,该村蜂糖李迎来了初次挂果采摘。

  资料图。沿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日前,记者走进梨子水村蜂糖李果园,只见果园周围群山环绕,环境宜人。果园里,一颗颗蜂糖李缀满枝头,散发出清香甜蜜的果香。前来购买蜂糖李的顾客正在采摘蜂糖李。

  “这李子又大又甜,很好吃,我要给家里人带点去,他们肯定喜欢。”顾客王铭说。

  蜂糖李是李子中含糖量最高、最甜的品种,耐储存,清脆爽口、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2019年,梨子水村积极号召村里有能力的人返乡创业,助力乡村发展。当时在外务工10多年的赵建峰响应号召,回到了家乡。回来后的赵建峰认为既然要发展,那就要发展不一样的产业,于是就想到了种植味道独特,在沿河又少有蜂糖李。为此,赵建峰特意去了“蜂糖李之乡”安顺市镇宁县六马镇邀请专业人员来梨子水村进行考察。

  “他们进行考察后,觉得我们这里海拔和土质非常适合种植蜂糖李,所以我就下定决心发展这个产业。”赵建峰说。

  得知梨子水的地理环境和土质种植蜂糖李没问题,当年,赵建峰就通过流转土地,发展了300亩蜂糖李。3年过去了,蜂糖李树从当初的小树苗长成了大树,也迎来了首次挂果采摘,这让忙碌3年的赵建峰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和以后发展的信心。

  据悉,由于今年是该村蜂糖李的第一次挂果,所以每棵树最多只有7斤左右,预计总产量在15000斤左右。而等到蜂糖李丰产后,每棵树将控制蜂糖李挂果量在30斤左右。

  赵建峰告诉记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梨子水村人,回来创业其实最主要是看到村里很多人年纪大了,不能外出务工,就想为家乡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带动大家增收。目前,在他果园里长期工人就有10个,每年劳务支出在15万元左右。

  “我在基地做管理,一年收入好几万,还能照顾小孩、老人,做自家的活路,完全可以。”梨子水村村民赵习玉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接下来,赵建峰将在该村修建冷库,打造蜂糖李精品水果品牌,做大做优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我非常有信心把蜂糖李产业发展好,并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最终让蜂糖李走出沿河。” 赵建峰说。(完)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