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新时代的贵州人 | 姜涛:“工匠精神”转为科技成果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8-08 00:19:04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黄霞 点击: 评论: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霞

“完美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工,而一流的技工必须具备高超的技能和‘工匠精神’。”近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钳焊一班班长姜涛很是开心,在他负责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里,成员王晓飞在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焊接项目(国赛)竞赛中,斩获金奖。

“看着年轻人不断‘接棒’,我很欣慰。”自1987年从技工学校毕业进入工厂开始,姜涛苦练焊接技艺,不断追求突破。2013年,姜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2020年获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作为两个工作室的负责人,姜涛一直带领年轻人扎根生产车间,突破焊接技术上的一道道难关。

“把工作室建成职工创新攻关的主阵地,通过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提升工作室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姜涛说,2018年,他所在的车间开展自动化焊接信息化改造,焊工既要掌握传统手工焊接技术,又要学习自动化设备操作技能,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姜涛回忆,曾经某型号箱体在试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工作室成员创新思维方式制作整体式装配焊接工装控制焊接变形,提高工效3倍以上;针对不锈钢材料的焊接特性,通过制作内部双面保护工装,成功解决了某型号储氢罐内部焊缝焊接过程中氧化的问题,生产的10余个储罐经X射线探伤均一次通过验收100%合格。

如今,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工作室,通过师带徒、技术练兵、技术比武等形式,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攻坚克难中,姜涛与他的团队成功申请到“一种用于航天运载器贮箱焊接的搅拌摩擦焊装置”“一种用于航天运载器贮箱搅拌摩擦焊装置的焊接方法”等多项专利。

姜涛说,希望技工院校与国有企业能够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从而培养更多符合制造强国建设所需的技能人才,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