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抗疫最前沿,他们点亮“凡人之光”一一贵阳市黔东南商会抗疫侧记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9-06 16:57:25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杨光焕 冉静 点击: 评论:0

 贵州文化网讯(杨光焕 冉静)当前,贵阳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9月3日早上6:30分,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通过“贵商总会群”向广大企业家朋友们发出号召:疫情就是命令,考验我们的时刻又到了!协助各级政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抗击战,保卫我们的家园!!同日,贵阳市工商联发出通知:各商协会党支部组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到驻地社区居委会报到做志愿者,全力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会员魏东季(右一),连续多天战斗在志愿服务第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速度决定胜败。贵阳黔东南商会党支部立即向全体会员及黔东南在筑企业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会员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贵阳此次抗疫战争中来。随后,该会常务副会长龙成国,副会长李进彪、杨再品,理事刘芳、何秉清、杨翀、潘图叶,会员张敏、魏东季、吴迁明、石锡、杨家权、王宏权、吴恒步等积极响应,他们都第一时间分别到辖区所在地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或者为抗疫工作出资出力。

为人民服务,贵阳黔东南商会在行动!

该会会长张再鸿、执行会长龙运卓、党支部书记杨胜东、监事长陈英林、秘书长向华等商会领导,不仅对该会会员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提供指导和关心慰问,同时还继续号召更多会员要积极参与到志愿者服务和捐款捐物工作之中,为早日战胜此次疫情贡献商会的力量。

工作现场,严阵以待!

据该会副会长李进彪介绍,他从9月3日上午8点半至9月5日任南明区小车河街道丽阳社区花果园S区志愿者一组组长,他也是该小区志愿者团队组建人之一,负责管理好志愿者队伍,积极协助社区做好核酸检测各项工作。“此次通过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看到了队伍中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让我倍受鼓舞,大家非常时期挺身而出,体现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希望我们同心协力,早日赢得抗战疫情的胜利!”李进彪由衷的说道。

张敏——“最美志愿者”之一

会员王宏权抗疫一线绽风采

该会理事刘芳从9月3日至5日都是早上9点到岗,晚上11点下岗。主要在白云区政府广场等区域维护现场秩序,引导居民手机绑定核酸检测小程序,协助医务人员工作等。“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与最前线的医务工作者对比,我们这点累不算什么。只要国家有需要,愿意随时挺身而出!”刘芳谈到。

核酸检测现场,党旗在飘扬!

“我是从9月3日早上10点到楼下报名做志愿者。通过审核后,被分到2组工作,主要负责世纪城龙昌苑周边‘扫楼’,拿打印好的登记表挨家挨户去引导居民下楼做核酸,工作持续到凌晨;9月4日早上10点至下5点在龙昌苑小区巡逻,提醒居民们带好口罩,不要聚集;9月5日继续到岗服务。有个小孩,中午给我们送了一袋月饼,放下就走,非常感动!”该会会员魏东季介绍道。

居民朋友们,我们“志愿者”来啦!

该会会员张敏从9月3日上午9点至晚上凌晨1点,在会展城B5组团主要负责协助核酸检查的扫码工作,由于4日该点不采,9月4日晚上接到通知,9月5日该点继续进行核酸检测。“这次疫情,作为志愿者,我看到了大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只是其中小小的一员。其次,希望年轻多关注和关爱一下老年人,我们相信只要配合政府,众志成城,我们很快就能稳定疫情,回归正常生活!”张敏说。

会员张敏即将投入志愿服务工作中

理事何秉清在志愿服务“最前线”

该会会员吴迁明从9月2号晚上在茶园街道普天社区普天中央国际小区打帐篷到凌晨2点多;9月3号从早上直到凌晨2点在核酸现场做次序引导和登记;9月4日每栋每户的敲门提醒没有做第一轮核酸的下楼做核酸,出现黄码的引导去隔离点;9月5日,继续每栋每户引导居民下楼做核酸……

副会长李进彪在“扫楼”

9月3日,天气忽然变冷下雨,当得知有医务工作者衣服打湿,有些还感冒了后,在不能出小区的情况下,该会理事潘图叶多方联系商家,在晚上10点后把衣物和药送到他们手上;9月4日上午,该会副会长陈继军免费为抗疫一线人员捐赠200套隔离服;9月4日,听说锦屏援助贵阳抗疫医疗队中餐吃泡面,该会会员石锡立即花费近700元就近联系餐馆准备饭菜,向驻扎在奥体中心的抗疫战士送去;该会常务副会长龙成国和会员杨承宇9月5日为抗疫一线分别捐款1000元和1999元;该会副会长杨再品,理事何秉清和杨翀,会员杨家权、王宏权、吴恒步也积极投入到其所在区域志愿服务工作中。

副会长杨再品在核酸检测点认真核实受检人信息

连续工作10个小时后,副会长杨再品终于迎来“工作餐”

据悉,该会还有很多会员想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并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了志愿者报名登记,都在等待所在社区居委会和物业部门的通知后,即可投入到此次战疫中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