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州:2米“巨型稻”在榕江试种成功 亩产800公斤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9-24 06:23:29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余天英、杨莉娟、杨成利 点击: 评论:0

 9月23日迎来秋分节气,也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榕江县寨蒿镇三洲村试验种植的“巨型稻”也取得成功,今天开镰收割。金灿灿的“巨型稻”颗粒饱满,田间散发阵阵稻香,村民们喜不自胜地忙着收割,整片稻田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贵州省榕江县寨蒿镇三洲村的“巨型稻”。

“没想到啊,水稻也能长这么高!” 村民石习昌一家人一边忙着收割,一边议论着“巨型稻”,大家都无可比拟的兴奋。石习昌介绍,他们今年种的“巨型稻”最高达2.05米,穗长34厘米、有效颗粒460粒。

“今年真是大丰收!想不到我们在山区也能种好‘巨型稻’。前天我们测产,亩产超过800公斤,比普通稻亩增产200至300公斤。”石习昌高兴地告诉笔者,种“巨型稻”的田可以蓄深水,在稻田里能同时放养牛蛙、鲤鱼、泥鳅和螺丝等,可实现 “一田多丰收”。“可惜今年我们才种4亩‘巨型稻’,来年大家一定会大面积种植这个品种的。” 石习昌心里既高兴又略有遗憾今年种的面积少了点。

榕江县寨蒿镇三洲村村民在测量“巨型稻”植株高度。

寨蒿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欧君植介绍,三洲村试种的“巨型稻”是5月下旬播种,6月中旬移栽,9月下旬收割。 “巨型稻”首次在山区试种成功并取得高产,这对黔东南乃至贵州提升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这次试种结果来看,这种‘巨型稻’也适合在榕江山区种植,稻株粗壮,平均株高达两米左右,高度是常规稻的两倍,产量也比常规稻高出200至300公斤。”欧君植说,由于今年首次种植,并遇干旱缺水,生长条件还未达到最佳,但“巨型稻”还是比常规稻高产,让村民们开了眼界。

贵州省榕江县寨蒿镇三洲村村民在收割“巨型稻”。

欧君植还表示,明年将扩大推广“巨型稻”种植,探索 “一田多用”和“稻+”的种养方式,多渠道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切实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我们上周在朋友圈发布“巨型稻”试种成功的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几天很多市民和网红来我们村参观打卡。”三洲村党支部书记吴德浩告诉笔者,该村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巨型稻”种植规模,以“稻+”生态复合种养模式,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让更多的游客来到三洲村观光旅游、体验农事乐趣,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图/文 余天英、杨莉娟、杨成利)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