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州黎平:侗乡沃野好“丰”景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0-17 18:55:47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姚进忠 阳超 点击: 评论:0

 贵州文化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黎平县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不断加强,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成效明显。

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4.29亿元,较2012年增加29.29亿元、增长195.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10元,较2012年增加712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该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以来全县共建高标准农田10.26万亩,完成总投资1.33亿余元,带动12000余户80000多人。

十年来,黎平县通过稳面积、提产量、强科技,实现粮食单产和总产稳步提升。2021年粮食产量16.23万吨,较十年前增长32.49%,2012年以来实现“十连丰”。

重要农产品供应不断加大。2021年,全县肉类产量达到17416吨,水产品产量达到5558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达到189815吨,水果产量达到22344吨,满足了群众的生活需求。

针对农村“无人种地”难题,该县强化农机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实施农机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2021年,全县有农用拖拉机1061辆、耕整机25294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6.4%。

黎平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十年来,全县茶叶、油茶、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建成茶叶26.42万亩、中药材种植15.1万亩,其中干茶产量达到14506吨、较十年前增长150.1%,中药材产量达28000吨。

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雁”凸显。十年来,全县着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03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6家;录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20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9家;州级以上龙头企业6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2家。(姚进忠 阳超)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