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在有理》解锁“千年之变”密码:贵州: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1-06 01:19:47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鹏宇 点击: 评论: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贵州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通过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大力推动各行各业大数据融合应用,据统计,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65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4%。

工作人员在介绍“一码贵州”数据平台网络销售情况。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大数据改变“医食住行”

  毕节市七星关区2017年5月启动远程医疗全覆盖项目建设,先后在长春堡镇等35个乡镇(街道)卫生院构建起“四级远程医疗”平台。为补齐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末端的基础设施,贵州省为长春堡中心卫生院等1543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9类数字化医疗设备和远程医疗视频接入设备。截至9月底,贵州远程医疗服务总量达325.2万例,其中远程会诊13.1万例,远程影像诊断224.2万例,心电诊断87.9万例,有力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生和贵州省人民医院专家进行远程医疗会诊。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为了一站式服务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贵州推进信息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建成覆盖全省所有5A级景区的“一码游贵州”平台,不断优化门票预约预订、旅游咨询服务等功能。平台2020年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达4.25亿次,服务游客2880万人次,交易金额9172万元。

  近年来,贵州省借助大数据打造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食品安全等,贵州人的“医食住行”,正在被一个个大数据应用场景“智能化”。

  数字化重塑实体经济

  贵州玉蝶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电线生产线全是智能化作业。繁重繁琐的活全都交给机器人,多道工序变为一道,效率大幅提高。

  扫描修文县猕猴桃产业园猕猴桃的专属二维码“身份证”,地理、光照、湿度、施肥等信息一目了然。农技专家和农户们,也能据此了解猕猴桃的生长情况。

  工作人员在数博会上展示农产品大数据溯源系统查询猕猴桃信息。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贵州从2018年推进“万企融合”大行动,推动全省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转型。全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从2017年的33.8提升至2021年的42.5。

  截至目前,贵州省已累计形成的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标杆项目409个、示范项目4326个,带动近万户企业开展融合,推动2.5万余家企业上云。数字化、信息化赋能“四化”,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数据流平衡区域发展

  “东数西算”今年2月正式全面启动,贵州入选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贵安新区是重点打造的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贵州的“数字力量”也借此改变新时代的数字经济新版图。

  目前贵阳贵安在建及投入运行数据中心23个,仅贵安新区就聚集了华为、联通、移动、腾讯等7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到2025年,贵安新区将成为世界一流数据中心集聚区,服务器承载量可达400万台。

  贵州省贵安新区华为云数据中心。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东数西算”带来的数据要素跨域流动,是实现产业聚集和平衡区域发展的重要路径。贵州下一步将加快拓展与成渝、粤港澳、长三角等地大数据中心集群的算力资源输送通道,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算力密集型业务需求,探索算力资源“原地、飞地”的服务模式,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

  专家点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贵州的实践表明,围绕科技创新相关工作,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价值导向。把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把发力点聚焦到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上,把行动统一到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上来。

  二是改革科技创新评价机制。要推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产学研主体的深度融合,推动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互动互进,在交叉融合中迸发出高质量科技成果。体现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突出作用。

  三是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立服务于人的创造性活动的科研管理机制。围绕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

  四是推进数字化领域科技创新。推进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迭代升级,完善数据主体自主管理云平台、城市数据中台、城市大数据中枢等数据治理基础设施。推进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交通等建设。大力发展融合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虚拟产业园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壮大网络货运、泛文娱、共享药房等平台经济。(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特聘研究员 陈鹏宇)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