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战疫日志 | 走进疫线患者的心里 ——记赫章县人民医院支援毕节方舱医院医疗队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1-06 17:01:42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刘虹艳 点击: 评论:0

贵州文化网讯 2022年9月,织金县疫情持续蔓延,形势严峻。赫章县人民医院接通知后,紧急派出医护人员到毕节市方舱医院支援。

在10月份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赫章县人民医院支援毕节市方舱医院医疗队经过45天的奋战,10月21日,低调返回赫章。这支医疗队共17人,队长何昶隆带头认真观看党的二十大直播,领会会议精神。

白衣执甲 闻令而动

9月7日,9月11日,赫章县人民医院先后派出两支医疗队共17名队员,在该县医院大楼前开拨奔赴支援毕节市方舱医院。这是该院在接到通知后,2小时之内迅速集结训练有素、专业过硬的医护人员再次增援抗疫一线。

贵阳疫情发生以来,该县人民医院从9月2日起,先后派出六批医疗队共88名医护人员参加抗击疫情工作。

在大灾大难面前,他们闻令而动,默默前往疫情风险最高、更容易被感染的方舱医院开展抗疫工作,对被感染患者进行零距离救治。在感染情况社会面零增加,方舱医院里的被感染者陆续治愈之后,他们又默默返回各自医院。

第一天到达毕节市方舱医院后,队员们主要在舱外练习穿脱“大白”防护服。方舱里的防护要求更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交叉感染。队员姚芸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不能有任何闪失。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在方舱里好好做事。”

经过培训,赫章县人民医院医疗队队员通过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理论考核,穿脱防护服实践考核。

9月11日,方舱医院开始接收患者进行救治,作为第一批进舱护理人员,他们心里很紧张,因为是第一次参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工作,但在带队老师的耐心帮助和指导下,渐渐消除紧张心理,全身心投入到救治工作中。

疫线救治 防护到位

与何昶隆、姚芸一起前往的,还有徐姣、高菊、谢言、雷倩、崔敏、罗思绘、胡丽、陈凤、李文玉、孙先、黄彩、王惟、陈丽、徐暇、尹庆梅等,他们组建的赫章县人民医院医疗队,与毕节市各支队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用好专业知识技能,全力保障自身安全,高质量完成毕节市方舱医院抗疫的各项任务。

毕节市方舱医院的一个多月里,赫章县人民医院医疗队成员先后参与了2舱1病区、2舱3病区、1舱3病区、1舱4病区、4舱4病区、4舱3病区、5舱1病区的被感染病人收治工作,帮助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联系药物,帮助个别特殊患者联系医院进行治疗,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疏导、安抚,进行舱内消杀、采集核酸等多项工作。他们以顽强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与时间赛跑,全力确保人员安全。

为确保防护到位,每次进舱前他们都会经过再三地检查,因为他们深知防护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同舱工作的“战友们”。

每天往返的路程、消杀、穿脱隔离服,白昼与凌晨的交接班,使他们疲惫不堪,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使他们大汗淋漓,雾气中的护目镜导致他们走路也需要小心。他们每天都要克服口渴、饥饿、上厕所等基本生理需求,加上密密麻麻的检测标本,每一个班次都是对体力、耐力和精力的考验。

由于儿童、老年人是特殊人群,需要更多的身心照护,在康复治疗期间,大白们和小朋友们互动游戏,手把手教他们“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的重要性,并示范与教学七步洗手法,舱内的氛围其乐融融。

走进患者心 治疗患者病

每天早晨八点,何昶隆准时带队进舱查房,按孕妇、婴幼儿及患有基础疾病患者进行分区、分类管理。对于高危人群动态观察患者生命特征,根据病情及时完善胸部CT及血常规检查,并请专家组查房会诊,确定是否需转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

因病区病人年龄跨度大,家庭关系复杂,每天查房后,何昶隆都将每个病人家庭关系进行梳理汇总,并让病区每一位医护人员熟记,尤其是对于无家属照顾的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残疾人加强关注;每天查完房后对每位患者的核酸做好台账,对病区每位患者的病历进行质控,确保每名患者资料清晰明了;在舱外时,电话一直保持通畅,随时与舱内值班医生以及患者沟通,并解决病区存在问题。

他们在工作中积极与病人沟通,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下班休息时仍经常接到患者或家属电话,他们都耐心地向患者或家属解答

问题。有时挂了电话都已经是深夜。

“患者打来电话,我耐心解答,我不觉得自己的休息时间被打扰,相反觉得这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患者离开家到方舱医院这一陌生的环境中,心理上肯定有变化。特别是对于新冠病毒的恐惧,让他们焦虑不安。在这个时候,我愿意做他们的倾诉对象,为他们解决一切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走进患者的心,才能更好地治疗患者的病。”何昶隆如是说。

用心守护 用情帮助

在病区工作中,有很多事情让队员们记忆深刻。

在四舱四病区工作期间,姚芸遇到一位“特殊”的患者,他是一位60多岁的瘫痪老人,同时患有基础疾病——肥胖、高血压等。一天夜里,姚芸去帮患者翻身时,突然闻到一股异味。多年的护理经验,她判断这是老人拉大便了,她并没有嫌弃,而是“迎臭而上”,耐心地为老人作清洗处理后,换上干净的尿布。

“好了,老人家。”“小姑娘,谢谢你!太感谢你了,你们辛苦了!”“老人家,不用谢!”“谢谢,谢谢,谢谢!”老人连续说了三次谢谢。

此时,姚芸感觉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感觉所有的辛酸、疲惫都是值得的。

一天凌晨1点,何昶隆接到舱内值班医师电话,诉有一名3岁儿童高热,家长情绪激动。他先安排值班医师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并立即联系儿科专家组进行会诊及指导治疗。随后联系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安抚其情绪,安抚好患儿家属后,与病区值班医师实时沟通,在快速及有效的处理下,患儿体温逐渐下降并恢复至正常。此时才放下心来,看时间已经凌晨5点半。

简单休息一会儿后,继续工作。查房时,家长拉住何昶隆的手对他说“很感谢”,并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

有一名在一线被感染的工作人员进入方舱以来,情绪低落,队员们每天开导他,并互相留下联系方式,每天抽空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在医护人员的开导下,他心态逐渐恢复积极向上,并在治疗下康复出院。出院后,仍保持联系。这就是“治疗一个患者,交上一个朋友”。

何昶隆说:“我所管理的4舱3病区共收治202名患者,出院188人;剩余14人为合舱后转入其他病区治疗。在其他病区治疗期间,我依旧对这14名患者进行查房、治疗,完善其核酸台账及病历资料至出院,并与其他病区的病区组长、医护保持良好的沟通。对于已出院的患者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他们出院后的身体状况,真正做到了有始有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赫章县人民医院支援毕节市方舱医院医疗队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着人民的健康,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务人员的使命和担当。他们用真诚的感情,专业的护理,走进疫线患者的心,与患者携手共战,取得最终胜利。(刘虹艳)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