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南山婆:聚焦“贵州味” 推动黔货出山出海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1-20 23:25:54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吴 迪 欧虹伶 点击: 评论:0

 编者按:

  2022年“贵州电商”直播大赛开赛以来,在有关单位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大赛精彩呈现了参赛团队对推动黔货出山、助力乡村振兴的饱满热情,一系列特点鲜明、物美质优的贵州农产品也深受消费者好评。为使“贵州健康农产品、吃出健康好味道”的特色优势更加深入人心,大力提升黔货在省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特采访了省内几家优质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讲述他们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紧抓住“农业现代化”的时代机遇,推动黔货出山、持续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贵州美食,以“酸”闻名,以“辣”取胜,以“粉”夺人。

  今年以来,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产品在省外消费展会活动中频频“C位出道”,获得消费者好评。今年10月13日,第103届济南秋季糖酒会开展,有2500家参展企业携3万种产品参展,南山婆展区现场酸汤粉等试吃产品广受好评,南山婆官方抖音号实时直播展会点赞人数一度超过32.5万人次,通过南山婆微信平台参与线上活动的围观人群高达上万人;在今年9月北京举行的第二届“黔货在京·好物大集”贵州高成长企业特色产品展销季上,南山婆的产品也得到了不少北京消费者的好评。

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包装产品

  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25日,2021年9月荣获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的“全国辣椒产业最具影响力品牌”荣誉称号,2021年5月荣获贵州品牌全球传播行动组委会、贵州“100强品牌”展示推介活动组委会、贵州省品牌建设促进会授予的“贵州2021‘100强品牌’”荣誉称号。“南山婆”,已成为家喻户晓、深受欢迎的贵州美食品牌。

  “我们主要聚焦于‘酸’和‘辣’这两大贵州灵魂风味开展产品研发。”南山婆集团副总裁胡顺庭说,目前南山婆已经推出了辣椒酱、西红柿酸汤、酸汤酱、酸汤粉、牛肉粉、酸汤杂粮面、牛肉杂粮面、酸汤饭、辣子鸡拌面等产品,广受市场好评。胡顺庭举例说,南山婆辣椒酱采取了低温制作工艺,香辣不上火,美味更下饭。

  为生产出符合大众口味的产品,南山婆一方面组织市场调研,针对市场需求推陈出新,另一方面委托第三方团队进行市场调研,把握更加精准的市场趋势,同时南山婆还组建了“粉丝群”,直接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不断研发新品。

生产车间内正在发酵的酸汤

  在南山婆的生产车间,有200多只一人多高的“泡菜坛”,里面装着正在发酵的酸汤。坛口挂着一张表格,记录工作人员更换坛口“封口水”的时间,“封口水”每15天需要更换一次,保证酸汤发酵质量。

  为确保“贵州味”的健康、安全、纯正,南山婆从种植端到生产、销售,都极为重视食品安全。“我们的企业标准是较高的,低于企业标准的原料辅料,我们是不采购的。”胡顺庭介绍,为了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企业标准,南山婆向种植基地派出技术服务、品质把控团队,为农户提供手把手的种植技术辅导。“我们有一整套细致的检测标准,西红柿不能有一个破点,否则会影响整罐酸汤的质量。”南山婆集团副总裁胡顺庭说,“以前怕种了没人收,又因种植技术不精导致产量有限,现在亩产提高,有奔头,大家都愿意一起发展。”

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旗下酸汤产品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拓展酸汤的品类和运用场景,不断进军预制餐等新赛道。”胡顺庭说,南山婆将与沙县小吃开展深度合作,探索“东部美食+西部制造”“西部美食+东部市场”模式,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同时,自RCEP实施以来,安顺市搭建了“安顺市RCEP企业线上服务平台”,南山婆等一批适销对路的企业纷纷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开设店铺拓展国际市场。

在建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

  为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推动黔货出山出海,南山婆已投资12亿元建设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该产业园是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可年产10万吨生态特色食品,是集科研、生产、观光、体验、科普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观光产业园区,预计明年3月一期工程将竣工投用。“我们将打造全国酸汤产业示范园区和酸汤科技创新示范园区,不断推动贵州美食产业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胡顺庭表示。

  作者:吴 迪 欧虹伶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