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州之“能”」热从地下来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2-03 19:18:59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张鸿杰 罗倩莹 点击: 评论:0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10多年来,贵州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以风电、光伏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从无到有、不断扩大,贵州实现了由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贵州将加大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在内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到2030年初步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展望多彩贵州新未来,黔能风光无限。多彩贵州网推出系列稿件,与你共同看贵州的“能”。

11月30日下午,记者走进贵州首座采用浅层地热能的建筑群——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的省地质科技园。当天气温-1℃,但园区室内有25℃。6年来,面对寒潮天气,省地质科技园的工作人员在浅层地热能中央空调的保护下,享受着24小时25℃的温暖环境。

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贮存的热能,包括地球深层由地球本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及地球浅层由接收太阳能而产生的热能。

利用浅层地热,省地质科技园6年省千万元

“省地质科技园区内所有建筑全部采用浅层地热能中央空调,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现已运行了6个年头,效果良好。”省地质科技园运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希文说。

[URL]8122bc2f329f5b2160a34bb592df64a6.jpeg

贵州省地质科技园浅层地热能中央空调工程机房系统

据介绍,浅层地热能中央空调系统与普通空调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冷(热)源不同。常规的风冷热泵(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和水冷机组的热源为室外环境空气,受季节、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尤其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空调系统制冷(制热)效果不佳且能耗极高。

而浅层地热能中央空调系统的热源为地下200米以浅(地表以下200米)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由于热源温度恒定在15至18度,处于稳定状态,且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可保证空调机组高效且长期稳定运行。此外,机组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与大气环境无热交换,即使在恶劣的环境、温度下,也能保证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

而浅层地热能中央空调系统,通过消耗少量电能,就能够从浅层岩土体、地下水中提取大量热量或冷量,每消耗1千瓦的电能,可得到4千瓦以上的热量和6千瓦以上的冷量,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浅层地热能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时不消耗化石能源、不排放温室气体。”王希文说,根据测算,省地质科技园浅层地热能中央空调系统每年可节约标煤111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63吨,减少粉尘排放量22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1吨。

根据6年来省地质科技园浅层地热能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情况分析,浅层地热能中央空调系统相比风冷热泵系统每年节能60%以上,节约运行费用约200万元,6年下来节约1200万。

我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产值达27亿元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贵州位处上扬子陆块和江南复合造山带,地热能丰富。分布有浅层地热能、中深层地热能,可能存在深层地热能。相较于北方地区,贵州的地热能具有资源热导率高、可再生能力强、地温场年内均衡、施工技术可靠等优势。

记者从省能源局获悉,贵州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每年相当于2.1亿吨标煤,可供建筑供暖制冷 面积229亿平方米;中深层地热能资源量每年相当于7994万吨标煤,可供建筑供暖制冷 面积8.84亿平方米。

[URL]f076f2e5e089be470c6bebf7c9fd34c6.jpeg

贵州省地质科技园浅层地热能中央空调工程施工现场

“从技术上来说,在岩溶地区进行地热资源的勘察、系统设计和准确、高效完成竖直地埋孔钻探工作,是我们地质工作者一直在攻克的难题。”省地矿局114地质队党委委员、副队长张浩介绍说,依托60多年来所积累的地质资料和岩溶区钻探施工经验,才研究出适宜贵州岩溶地区勘察资源、系统设计及钻探施工的技术与设备。

张浩参与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24余年。他回忆说,早在2000年左右,贵州便出现了地热能应用的相关项目。“当时,省人民医院的一栋住院楼使用的是地热能制热系统,技术由省外的一家企业负责,我们参与了施工。最终运行效果挺好的,也让我坚定了在这个领域深耕的决心。”

张浩介绍,浅层地热能利用方式主要有地下水、地表水及埋管形式。2002至2010年我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以地下水形式为主,但地下水、地表水地源热泵受资源分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城区限制地下水开采条件等因素制约,水源热泵系统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2010年以后,埋管成为了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在贵州省也具有普遍适用性。

2013年,省地矿局成立了贵州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是贵州省最早从事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公司,张浩是创始人之一。

该公司负责建设、运维的省地质科技园浅层地热能中央空调项目、遵义大酒店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的全国可再生能源供暖典型案例汇编。

记者从省能源局获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贵州从事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企业有16家。这些企业承担了贵州95%以上的浅层地热能勘查开发建设项目,总结出适宜贵州岩溶山区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经验,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累计实现产值达27亿元。

贵州浅层地热能当前开发利用量仅占总储量0.01%

贵州地热能的开发一直备受瞩目。

2020年,贵州成立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统筹协调机制,引导推进全省地热产业发展。

同年,国家地热能中心及省地矿局114地质队,深入各市(州),完成了地热资源、市场需求、商业模式、示范项目、全产业链分析等一系列的调研研究,历时15个月,编制完成了《贵州省地热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各市(州)地热能利用实施方案。

[URL]53c8f7e98abfc450caba04a81f8e94f1.jpeg

息烽县地热温泉

“地热能开发利用主要分为发电和直接利用两种方式。高温地热能资源主要用于发电,中低温地热能资源以直接利用为主,多用于采暖、工业、农林牧副渔业、医疗、旅游等方面。”张浩说。

近年来,贵州地热能开发利用初步形成规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有地热能发展的资源优势与基础条件。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已建成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60余处,供暖制冷 面积约11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于贵阳、遵义、铜仁黔东南,涵盖范围包括医院、学校、住宅、行政办公楼及酒店等。

但记者了解到,贵州浅层地热能现开发利用量仅占总储量的0.01%,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URL]f6fe93cb22676fcdf90d09d5037bb91d.jpeg

贵州“一区两核两带多极”地热发展新格局图表

记者从省能源局获悉,“十四五”时期,贵州省着力构建因地制宜的地热能发展产业布局,打造“一区”(铜仁引领发展区)“两核”(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遵义都市圈核心发展区)“两带”(毕水兴发展带、凯里都匀发展带)“多极”(县域城镇发展极)地热能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地热能产业大发展。

本网记者:张鸿杰 实习生 罗倩莹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