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寨韵浓,碧水映天。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场河村交懂寨的古朴民居与环绕着的绿水相得益彰。作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显露出美丽乡村模样。
![[URL]1c52285becb52b176c34fb7ca588de46.jpeg](/d/file/ywjj/gansuxinwen/2022-12-18/1c52285becb52b176c34fb7ca588de46.jpeg)
12月15日,记者从黔南州“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长期以来黔南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工业领域环境保护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全州工业绿色化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呈现出产业结构优、转型升级强、绿色制造体系稳、资源利用率高的发展新格局。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扎实推进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针对辖区内大宗工业固废磷石膏,明确了推动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目标、措施和责任,鼓励企业通过技改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出台磷石膏综合利用奖补措施,从磷石膏“产、用、运、耗、研”等方面进行奖励,激励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信心;制定了《黔南州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监测暂行办法》(黔南磷石膏综合利用办〔2018〕3号),州工信、环保、住建部门定期对磷石膏的产生、储存、利用、消耗、外运及磷石膏制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全面掌握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URL]7ff4859708c96e882e69c6f49a0ac2a6.jpeg](/d/file/ywjj/gansuxinwen/2022-12-18/7ff4859708c96e882e69c6f49a0ac2a6.jpeg)
目前黔南州磷石膏最大消纳利用能力达到500万吨,已形成生产水泥缓凝剂、新型建材、化学转化、胶凝材料矿坑填充等有效消纳途径。2021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93.92%,比2018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强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千企改造”工程,加快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2017年-2021年全州累计共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国家级绿色园区3家,省级绿色工厂19家,省级绿色设计产品2个,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数量已累计达到32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总量排名全省第二。
![[URL]921c309db99383c407d5346767eed25d.jpeg](/d/file/ywjj/gansuxinwen/2022-12-18/921c309db99383c407d5346767eed25d.jpeg)
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十三五”期间围绕煤炭、建材、化工等行业的项目和设备开展摸底调查,关闭纳入退出的26户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112.5万吨。关闭煤矿31处,淘汰落后产能363万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维维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