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要求湖北“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勉励湖北“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时代精神的高度,赋予湖北文旅高标定位。
湖北省委、省政府全面对标对表,召开全省“新春第一会”,将文化旅游业作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内容重点部署,正式提出要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赋予“支点建设”以丰富的人文内涵、文化底蕴、文旅支撑。4月2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文化创新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的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对实施文化创新战略进行全面部署、系统安排。
黄石天空之城
4月27日,在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克克对《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
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省,全面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行动方案》有三大特点:一是突出政治引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更好地“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提出“建成文化强省、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三大目标定位;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步骤,科学合理地提出了2027、2030和2035年三个阶段的目标任务。二是突出融合理念。深入践行人文经济学理念,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经济功能,大力发展融合旅游,推动文化和旅游、文旅与百业深度融合,完善要素、丰富业态、拉长链条,打造一流文旅产品和特色服务。三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文旅融合不够深、开发利用不够好、文旅品牌不够响、产业链条不够长、基础设施与服务不够优等短板弱项,系统提出了八大行动举措,努力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
《行动方案》提出了三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即:力争到2027年,全省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3万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过6000亿元,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取得重大突破;到2030年,全省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万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过8000亿元,初步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省,全面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围绕三大定位 实施八大行动
围绕建设文化强省,实施先进文化领航、文化资源保护、优质文化惠民三大行动。精神区位决定发展段位,“支点建设”需要文化润泽、精神引领。《行动方案》立足湖北省文化资源优势,提出要彰显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红色文化的领航功能,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着力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推出一批原创文艺精品,形成一批标志性文化成果。同时,坚持文化惠民,推进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文化设施质效;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不断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让全省人民共享新时代文化成果,汇聚全省人民奋进“支点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围绕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实施文旅品牌焕新、文旅服务提质、文旅形象提升三大行动。世界知名的,必定是国际一流的,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必须追求品牌一流、服务一流、形象一流。《行动方案》以塑造文旅精品名牌为统领,提出重点打造大黄鹤楼、武当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恩施大峡谷5家世界知名旅游景区,同步建设20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0家精品景区,构建“520100”景区品牌体系;重点打造“神武峡”“赤黄红”两条国际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支持武汉建设国际都市旅游城市,支持襄阳、宜昌、十堰、恩施等建设国际特色旅游城市。通过打造景区、线路、城市三个层面的文旅品牌,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全域联动发展格局。围绕塑造一流文旅品牌,《行动方案》从旅游交通、景观环境、服务体验三方面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服务环境;从强化媒体宣传、活动宣介、国际营销三个方面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文旅形象。
围绕培育重要支柱产业,实施文旅产业升级、数智科技赋能两大行动。坚持供需两端发力,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产品增值、产业增效。《行动方案》提出要强化企业培育和招商引资,支持重点企业并购重组和上市挂牌,力争5年内实施10个50亿元级、50个10亿元级、100个亿元级文旅项目。完善文旅全产业要素链条,实施“知音美宿”、荆楚美食、旅游商品和“不夜荆楚”四项计划,促进文旅产业充分集聚发展,不断扩大文旅消费规模。推动文旅与百业深度融合,聚焦“大健康、新文旅、泛娱乐、智能化”新需求,丰富旅游产品业态供给,不断提高满足游客“追新求奇”需求的能力。广泛实施数智科技赋能,推动数智技术成果在文旅领域广泛运用,全力抢占数字文旅发展新赛道。
为保障文化创新战略深入实施,《行动方案》提出了编制《湖北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每年召开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提升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资金和文旅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额度、用好湖北省文旅产业投资基金等保障措施,联动全省各方力量全力推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夜上黄鹤楼
1 打造一流文旅品牌
《行动方案》提出要重点打造一流的景区、线路、城市三类品牌。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克克表示,将从强化文旅融合、科技赋能、链态融合、营销推广四个方面着手。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内核支撑,旅游产品难以持久吸引游客。湖北将推进“文化进景区”“文化成景点”,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精品景区;推动文化景点纳入旅游线路,打造文化主题突出的精品旅游线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城市。
文旅是科技应用的重要领域,科技正在重塑文旅产业链、价值链。湖北将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重点景区普遍应用,推出更多受游客喜爱的沉浸式体验和场景化消费;推动科技产业园区、创新研发基地、现代科技展馆等开发成为游览产品,纳入重点旅游线路;推动“云、网、端”基础设施在重点旅游城市加快布局,全力打造智慧旅游城市,让科技范儿点燃文旅热。
重点景区、重点线路、重点旅游城市是促进文旅产业集聚发展的集散地和蓄水池。湖北将深化链态融合,加快推动“工农商文旅体”全行业和“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向重点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和旅游城市集聚发展,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变旅游景区为产业园区、变旅游线路为文旅产业带、变旅游城市为文旅产业集聚区,努力实现产品增值、产业增效。
酒香也怕巷子深,让“游客愿意来、来了还想来”才是硬道理。湖北将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宣传营销矩阵,推动形成文旅与外事、外宣、外经、外资、外贸“五外联动”的工作格局,灵活运用话题营销、事件营销、圈层营销等营销手法,大力度、大手笔、大气魄讲好湖北故事。同时,湖北还将聚焦“出行畅、环境美、服务优”,全力打造全域友好文旅服务环境。
武当山
2 强化综合交通支撑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保国介绍,湖北交通运输系统聚焦“出行畅、环境美、服务优”,强化交通服务保障能力,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围绕“公路+旅游”夯实陆路旅游交通主体,完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推动美丽公路示范创建,优化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功能。湖北已建成神宜公路、武神公路等生态旅游公路,大别山“红色旅游路”、秦巴山“生态环库路”、武陵山“清江画廊路”和幕阜山“特色香泉路”等特色旅游公路,重点打造了潜江、安陆、荆州东等特色示范旅游服务区,其中潜江服务区以“潜江小龙虾”为IP,构建了全国唯一的开放式、景区式、休闲式“小龙虾”主题服务区。
围绕“水路+旅游”完善水上旅游交通体系,开展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建设武汉、宜昌两大游船母港,提升长江、汉江、清江沿岸港口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宜昌两坝一峡、武汉滨江游两条水路旅游客运航线入选交通运输部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典型案例。在武汉中心城区布局了中华路码头改扩建工程、粤汉客运码头等项目,积极助推武汉市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支持宜昌港充分发挥长江岸线资源优势,不断在港口绿色提质、智慧赋能、文旅融合等方面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
程保国表示,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将全面抓好《行动方案》贯彻落实,围绕建设湖北世界知名旅游景区和国际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加强公路水路规划和项目建设,协同民航、铁路等相关部门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进一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安全性和便捷性。
恩施大峡谷一炷香
3 推动入境游更便捷
如今“China Travel”火遍全球,如何服务保障外国人入出境、停居留,推动湖北入境游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新桥介绍,湖北公安机关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推动入境游更便捷。
一是优化入出境便利服务。会同文旅、商务等部门,利用“相约春天赏樱花”等大型活动契机,广泛宣传推介外国人入出境、停居留便利政策;充分运用“12367”全天候、多语种咨询服务平台和支付宝国际版,为外国游客提供入境指南、政策咨询、问题解答等服务;对于短期来鄂外国人,入境后遇有紧急合理事由或不可抗力等原因需在湖北继续停留的,依法依规提供便利服务。
二是提升外国人住宿登记便利度。改进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管理服务,简化信息采集项目,仅保留证件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地区、证件号码五个必填项;加强旅馆业从业人员指导培训,制作境外人员住宿登记指引,提升外国游客入住效率。武汉市公安局开发线上住宿登记“外易登”小程序,散居社会面外国人可直接扫码办理住宿登记,不必线下前往派出所登记。
三是维护重点区域平安稳定。针对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人群集中区域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在节假日或旅游旺季强化警力部署,加大巡控力度,对“大客流”的点位加强现场秩序维护和安全疏导工作。
李新桥表示,下一步,湖北省公安机关将按照《行动方案》要求,积极争取、优化实施外国人入出境、停居留便利举措,提升外国游客的入境便捷度、生活便利度和政策知晓度,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活力和秩序、服务和管理,为“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打牢平安根基,吸引“五洲旅客聚湖北”,促进“荆楚文化走世界”。
麻城龟峰山
4 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湖北文化旅游集团作为全省文旅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将锚定文化旅游、体育康养、商业贸易三大产业发展方向,助力全省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在万亿文旅产业发展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湖北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永彪说,集团将实施景区提升、文旅融合、科技赋能等行动,进一步提升湖北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恩施大峡谷四大世界级景区为龙头,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景区。面对国际客源市场,重点打造以武汉为集散地的新三峡旅游线路。在“一机游湖北”的基础上,建设数字底座,引入文旅消费AI大模型,完善湖北文旅产业数字化建设。聚焦文旅融合,提升游客体验,努力实现该集团所属景区“一景区一演艺”;聚焦康旅融合,打造十大特色旅居康养核心基地,开发多样化康养旅居路线;聚焦体旅融合,推动冰雪运动进景区,丰富冰雪消费产品供给,推动马拉松、桨板赛、自行车赛事等自有IP体育赛事进景区,结合景区重点打造水上、户外、帆船等体旅综合体项目;聚焦低空经济,建设系列飞行营地,将低空飞行、跳伞、旅拍结合,进一步增强游客体验。
长江三峡
此外,该集团还将围绕汉街片区、荆州荆街、宜昌三峡非遗in巷、黄梅问梅村等场景,聚焦商旅融合,进行焕新升级,加大引入非标体验型商业、文旅演艺、体验式项目等,吸引特色主理人参与共建,打造特色文旅街区。同时,依托湖北百亿文旅产业基金带动社会投资,投向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拉长文旅产业链;加大并购重组力度,完善文旅产业体系,强链补链;强化资本运作,推动资产证券化,实现文旅主业主板上市。
(图片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