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嘎嘎嘎……未见鸭场,先闻鸭声。近日,走进三穗县八弓镇马鞍村牛角湾三穗鸭养殖场,只见成群的鸭或在水中游弋或在鸭舍周围打闹,鸭叫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马鞍村养殖大户陈光常正忙着撒玉米,呼唤鸭群“回家吃饭”。
八弓镇马鞍村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引导群众利用闲置的山塘大力发展三穗鸭养殖,采用投喂玉米为主、塘内放养觅食为辅的绿色养殖方式,经过悉心养殖的三穗鸭受到市场青睐,主要畅销锦屏县、凯里市等地。今年以来,陈光常生态养殖场共计出栏三穗鸭1300余羽,目前存栏3200余羽。
陈光常介绍说:“我是从2019年就开始养鸭的,都是通过生态散养的方式,每天喂完包谷后让鸭子在塘里游动2—3个小时,塘里的浮游生物又能补充蛋白质,这样喂养出来的鸭子肉质更紧实更鲜美。现在这批鸭是从去年8月份开始养的,有3000多只,差不多都可以出栏了,一只鸭能达到5—6斤重,按照市场批发价18元一斤,卖出去后大概能得27万元呢。”
近年来,八弓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结合村域实际,大力发展小水系生态三穗鸭特色产业,强化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2025 年,全镇计划出栏鸭 30万羽以上,鸭肉产量 510吨,鸭产业综合产值达到6600余万元,带动农户7000人,实现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