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传统中医  
黎平县茅贡镇:告别肩挑背扛!茯苓“坐”飞机下山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7-02 16:53:52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兰文红 点击: 评论:0

  初夏清晨,黎平县茅贡镇的山林间薄雾轻笼,微凉的空气里弥漫着茯苓的泥土气息。随着螺旋桨“嗡嗡”启动,登岑茯苓种植基地的空地上,无人机正等着“驮”起茯苓——这是当地用科技破解运输难题的生动实践,曾经靠肩挑背扛翻山越岭的茯苓,如今要坐着无人机“飞”下山,传统运输模式正迎来全新改变。

  “起吊!”随着飞手一声指令,一架农业无人机稳稳悬停在茯苓种植基地上空,机械臂精准勾住装满新鲜茯苓的网袋。100多斤的货物在无人机的牵引下缓缓升空,沿着预设航线灵巧地避开茂密的树枝,像一只矫健的山鹰穿梭在林间。短短十几分钟,原本需要人工背着在崎岖山路上走一个多小时的茯苓,就“飞”到了山脚下的集散点。飞手们娴熟地操控着设备,一上午便完成了往常20多个壮劳力一整天的运输量,效率提升得让人惊叹。

  “以前愁啊,茯苓采收季最怕遇上下雨天,山路泥泞难行,背下山不仅费时,还容易磕坏品相。”茅贡镇茯苓种植大户吴学成笑着说,“现在有了无人机,不管是陡峭山坡还是密林深处,货物都能‘直达’山下,新鲜度保住了,损耗率降了近三成!算下来,光运输成本就省了六七成,种植户们的干劲儿别提多足了。”

  近年来,茅贡镇依托独特的山地气候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茯苓种植产业,目前全镇共种植茯苓50万袋。无人机等科技设备的引入,不仅解决了山区运输难题,更让“藏在深闺”的优质茯苓能以最佳状态走向市场,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这片土地上的“土宝贝”真正“飞”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兰文红)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传统中医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