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黔西南:以赛事为牵引,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01 14:17:24 来源:天眼新闻 作者:张恒 点击: 评论:0

万峰林赛道中,游客迎着朝阳在春风里奔跑;各地体育场馆里,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热火朝天;更远处的社区村寨,健身操、广场舞、太极拳等群众活动一一登场。

在贵州西南部的喀斯特峰林间,一个个活力四射的运动场景,使得全民运动健身的热潮席卷而来。

多年来,黔西南州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通过打造特色运动场景、构建多元赛事体系、织密基层健身网络,用赛事活动的“长尾效应”、群众体育的“综合效应”、赛事经济的“乘数效应”,让“体育+”成为城市活力的最好注脚。

一条赛道激活运动康养基因

每天早上,陆振军便会准时出现在万峰林的绿道上。沿着万峰林纳灰河乡村振兴滨河生态产业长廊奔跑,每一步都洋溢着无比的愉悦与满足。

作为一个有着9年跑龄的运动达人,陆振军见证了这条全长21.0975公里的生态智慧赛道如何改变一座城市的运动生态。

“以前晨跑时最多遇到十几人,现在每天都有上百名跑友,周边的农户也都习惯在赛道上健步走。”在万峰林经营民宿的陆振军,不时还会带着游客奔跑在这条“最美马拉松赛道”。

自2023年8月建成投用以来,万峰林生态智慧赛道以科技赋能实现运动数据实时采集、AR虚拟陪跑等创新功能,以及峰林、稻田、布依族村寨构成的移步换景体验,让专业赛事与日常健身完美融合。

更为重要的是,依托赛道资源优势,黔西南州成功打造“万峰林马拉松”系列赛事活动。今年以来,贵州电信·2025万峰林马拉松暨多彩贵州马拉松超级联赛(万峰林站)、2025万峰林警察半程马拉松、“联通杯”万峰林半程马拉松等35场路跑赛事活动轮番上演,吸引来自国内外近6万人次路跑爱好者参与。

以万峰林马拉松赛道为引线,也有效激发了赛道周边休闲体育、餐饮住宿、文化旅游、旅居地产等行业领域消费活力,不断推动从单一赛事活动到多业态融合服务的跨越。

如今,随着一个个路跑赛事活动在万峰林举办,运动康养,早已成为万峰林的一种生活方式。据长廊智慧赛道信息化工程系统数据显示,2024年在该长廊开展健身活动的群体达247万人次,2025年初至4月22日超75万人次。

多元赛事迸发全民健身热潮

4月26日,黔西南州少数民族地区第九届“金州杯”校园足球联赛暨青训中心U系列梯队联赛在普安县体育足球场举行。

“踢足球不仅锻炼了身体、带来了快乐,还结交了新朋友,我们也备战了很久,全力以赴争取拿到好成绩。”踢球已经4年的册亨学生陆祥玲说。

作为黔西南州校园体育品牌赛事,“金州杯”已连续举办九届,不仅为青少年足球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且进一步推动校园足球运动发展,助力体教融合迈向新的台阶。截至目前,“金州杯”累计吸引超万名青少年参与。

黔西南,赛事活动是全民健身的“助推器”之一。

1月,“新年登高展风采·健身筑梦向未来”为主题的全民健身展示暨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来自黔西南各地的32支健身队和相关体育协会共600多人参加,其中年龄最小的4岁,年龄最大的80多岁。

3月,“全民健身·赛动黔景”2025黔西南州柔力球友谊赛,展示了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精神风貌和独特的韵味,也以“银色赛事”引领中老年健康生活新风尚。

……

通过“专业赛事进校园”“民间高手当教练”等举措,黔西南已形成覆盖三大球、民族传统体育、户外运动的立体赛事体系。特别是持续加强的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教育,体质健康优良率稳步提高。到今年,黔西南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将达到90%以上,常年参加业余训练的学生人数超过2万人,州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到10个。

人群集中在哪里,就把赛事活动办在哪里。随着一场场跑在旅游景区里的半程马拉松,一个个上演在社区小广场的趣味运动会,遍布全城的新兴运动空间,四季不断的全民健身活动,正重新定义着人们的生活场景。

如今,多彩多样的全民健身精品赛事活动,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体育赛事格局,推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也持续助力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寻常巷陌跃动全民健康脉搏

走进兴义市幸福花园人工湖,沿岸打太极拳的老人们排成方阵,步道树荫下,红红绿绿的舞者架好手机,紧跟潮流,一边跳舞,一边直播。

年过六旬的陈建春站在太极拳队伍的前列,一板一眼,气定神闲,身后一群踩着音乐节拍跟着一起缓慢动作。“现在大家一起锻炼的多了,我们的队伍也越来越大。”

居住在望谟县蟠桃街道甘莱村的张大爷,茶余饭后则喜欢到村广场上转转。“村里有了健身广场,大家都喜欢到这里来散步聊天,在家门口健身锻炼非常方便。”

众多群众乐享运动的背后,是不断升级的体育设施以及不断延伸的绿道。

以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为抓手,黔西南州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动公园、绿地、社区等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深化体教融合,增强公共体育场馆和社会足球场地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施“农体工程”器材维护更新、“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足球场进公园等项目,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逐步完善。

运动,因人人参与而精彩;体育,是美好生活刚需。黔西南持续扩容升级全民健身空间载体,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4平方米,健身步道110多条超810公里,全州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达38.74%,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1.8%%。

从专业赛道到校园操场,从社区广场到田间地头,蓬勃跃动的身影构成最动人的发展图景。当健身成为生活方式,当运动基因融入城市血脉,黔西南州跑出全民健身的加速度,奔向更具活力的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恒

来源:天眼新闻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