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贵州省选拔赛木作、泥瓦作专项赛进入实操竞赛阶段,选拔出来的选手将进入全国比赛。
选拔赛现场 摄影 陆丹
本次选拔赛分为理论培训、理论考核和实操竞赛阶段,全省各个文物保护行业、文物修缮工程公司等单位选拔出的17名能工巧匠,既包含从业几十年的老匠人,也有新生代的技术骨干,他们通过综合评定理论和实操两个部分成绩,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木作、泥瓦作两项竞赛各设名次。
理论培训现场 摄影 陆丹
赛前理论针对传统工艺研习、现代修复技术、案例分析等模块进行培训。课程设置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既有传统工艺精髓的解析,又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指导。
参加比赛的工匠 摄影 陆丹
实操竞赛环节,木作竞赛设置清式古建筑木构件制作和墩接柱子两个项目,泥瓦作竞赛中,选手可以在巴掌榫方式墩接柱子、墩接接榫卯形式两种做选择。“这次赛事的项目设置可以充分体现参赛者的工艺技术,贵州的工匠有自己的长处,曾经首次比赛就拿到名次,非常不错,希望这次能够获取更好成绩。”赛事评委,故宫博物院研究官员李永革说。
参加比赛的工匠 摄影 陆丹
“贵州有一定数量的工匠扎根本土建造木构建构筑物,坚守传统手艺,用一凿一斧还原历史肌理,以片瓦寸泥唤醒岁月记忆。”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斌表示,希望通过赛事以激励更多匠人加入文保行业,构建起文物保护修复领域人才梯队,为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注入源头活水。
此次比赛采用“以训代培”模式,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文博专家与高级工程师的理论“讲堂”搬到赛场上,聚焦赛制要求,就关键问题进行讲解,并对实际操作环节进行指导,为参赛选手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文 墨晗)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