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州金沙:推进国储林建设 筑牢生态屏障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2-24 17:31:35 来源:人民网 作者:苟珊、陈雪 点击: 评论:0

              近年来,金沙县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一期)项目建设,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林木,加快建设国家储备林,筑牢生态屏障。

“这个树的行距是2米x2米,坑的深度是40x40x30,宽是40,长是40,深是30公分……”在岩孔街道青风社区,冬日的阳光暖意融融,十余名群众在国家储备林地里忙着除草、挖坑、种树,不时传来欢声笑语,金沙县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深入种植现场,细心指导务工群众种植要领和技巧。

群众正在挖坑种树。

群众正在挖坑种树。

家住岩孔街道青风社区的村民伍庆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就对土地、山水草木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她来说,植树造林不仅有收入,还造福大家,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我都在这里做了10多天了,一天工资是100块钱,同时我认为种树是为了大家好,一来美化了环境,好的环境大家居住都会舒服些,而且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绿色财富。”伍庆芬笑着说道。

今年受旱情影响,有30%以上地块的苗木受灾,近期,金沙各乡镇(街道)都在正在有序开展中幼林抚育、补植补造工作。岩孔街道多个社区每日上工人数可达上百人,储备林建设如火如荼。据了解,自2020年金沙县国家储备林(一期)项目启动实施以来,金沙县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向岩孔街道支付了流转费近1亿元,土地流转费和务工工资可使群众人均增收一万元以上,国储林(一期)项目的建设也将为岩孔街道的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

山上有林即是财,满山翠绿满山金,金沙县森林覆盖率达61.89%,拥有林业用地193.86万亩。近年来,金沙县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抢抓机遇规划实施国储林项目(一期)15.13万亩,总投资12.75亿元,实现了“国家得林木”“社会得生态”“地方得投资”“企业得效益”“农民得收入”的“五重效益”。

已种好的树。

已种好的树。

金沙县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政介绍:“金沙县国储林(一期)启动以来,已经支付了3亿多的土地流转费,总共为金沙县数十万人次群众提供了务工机会。”目前,金沙县国家储备林(一期)项目建设已完成10.67万亩,金沙县国家储备林(二期)项目处于林木收储阶段,已流转面积5.98万亩,签订合同5.8万亩,支付土地流转费5.6千万元。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扩大了金沙县绿色生态空间,构建森林生态屏障,提升金沙县乡村绿化水平,并带动发展林木经济、森林旅游等产业,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逐步推进,当地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森林资源释放出来的生态红利。与此同时,树越种越多,金沙县森林覆盖率越来越高,生态屏障越筑越牢。(图/文 苟珊、陈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