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百城千幕共赏国家大剧院“第二现场”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09 00:17:4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彭澳丽 点击: 评论:0

从新疆戈壁到海南椰林,千里之外的观众无需远行,即可在家门口的剧院、影院身临其境般感受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家国情怀……近日,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首场直播——原创话剧《林则徐》通过超高清直播技术,跨越数千公里,同步呈现在新疆、海南等省区市的25家剧院、百余家影院和2所高校,百城千幕,全国共享,惠及2.5万名观众。

“国家大剧院倾力打造的舞台艺术‘第二现场’,充分结合超高清直播、全景声系统、智能导播等先进技术,是国内迄今为止覆盖区域最广、联动影剧院最多、协作技术环节最复杂的演出直播活动。”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说。自4月初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百城千幕同启计划启动以来,这场以科技为翼、以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实践点亮了文化惠民的崭新篇章,是创新演艺新业态、促进文化消费、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生动实践。

拓展剧院舞台艺术边界

“距离远、票难抢、好剧稀缺”是许多观众和剧场面临的痛点。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简称“第二现场”)的推出,让这些难题有了新的解法。此次参与直播的20余家剧院的上座率都达到90%以上。不少观众留言表示,终于有机会看到心心念念的话剧《林则徐》了。

当晚,“第二现场”首场直播以宣传片预热开场。演出前,主持人周涛通过“第二现场”的第一视角与导演王筱頔展开对谈,带“第二现场”的观众感受到了与演出现场不一样的精彩。演出正式开演后,倾斜舞台与光影设计、黄河与长江的意象表达,讲述了虎门销烟的历史,通过多机位镜头的精准捕捉,观众可以清晰感受舞台的多样魅力。

中场休息期间,直播镜头再次直击幕后,濮存昕、徐帆、关栋天等艺术家与周涛分享演出感受,同时镜头还展现了演员们穿梭在后台化妆间、候演区抢妆、换装等忙碌场景和中场期间舞台的筹备情况等。“从体验上来讲,‘第二现场’和第一现场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京东方集团高级副总裁、中联超清董事长兼CEO荆林峰表示,“第二现场”用很多的镜头语言,可以让观众看到非常清晰、细节满满的演出,收获如临现场的体验感。

直播结束后,不少观众惊叹于“第二现场”的魅力。“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么清晰的画质,连演员眼里的泪花都可以看见,完全就是VIP座位的观演体验!”一名成都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晒出票根并呼吁:“希望‘第二现场’能覆盖更多经典剧目。”

“第二现场”首场直播在影院内呈现   马延丽 摄

持续深耕“艺术+科技”领域

从全球首次舞台艺术“4K、8K+5G”直播到“线上系列”演出每周六晚持续播放,再到“第二现场”的创新模式,国家大剧院始终在创新的路上不断前行,以“艺术+科技”的模式惠及更多大众。为了让观众“看得近、看得真、看得全、看得精”,“第二现场”项目采用国产自研平台和技术解决方案,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超高清实时直播体系。

在技术实现上,项目依托国家大剧院自有4K超高清视频和顶尖音频系统,联合北京联通、中联超清等技术方,构建了广播级超高清制播和分发体系,采用高性能编解码设备集群和国产自主研发的云播控系统,可支持点对点专线传输、剧院媒体网关分发以及第三方云平台分发等多种模式,兼容多种终端设备,以满足广泛传播的需要。通过尖端网络传输技术,实现实时分发各地剧院、影院。运用“多机位、多景别、多角度”的影视化手段,借助超高清技术精准还原舞台现场氛围,让舞台艺术精品跨越空间局限,突破剧场边界。

“这次直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国家大剧院的实时直播信号稳定、高质量地传输至各地剧院。”技术团队工作人员介绍,为保障直播的最佳效果,团队组织行业专家、院内各专业部门、主流设备厂商和运营商等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团队成员详细推演了推流参数、组网方案、设备选型等情况,在剧院内、“一院三址”之间,以及剧院与中影股份和全国20余家剧院,对直播技术搭配的可能组合逐一测试。

从4K超高清信号采集、智能导播切换,再到跨地域实时传输,技术团队通过反复的实地测试和模拟演练,每个环节都攻克诸多技术难关,确保直播的最佳效果。即便相隔数千里,演员的细微表情与声音动作,也能精准传递至每一家剧院、影院的大幕之上。

让艺术回归“服务大众”的本质

“第二现场”低票价、高质感的体验,让艺术真正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一名杭州观众算了一笔账:“一张票几十元,却能享受艺术殿堂的高质量作品,性价比太高了。”观众的真实反馈,正是对“第二现场”的认可,它并非简单的技术搬运,而是通过精准的供需匹配,让艺术回归“服务大众”的本质。

“第二现场”不仅推出亲民票价,降低了观众享受优质文化资源的门槛,还有由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提供公益支持的公益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距离首都北京8000里外的新疆和田,2000余名当地各族干部群众和200多名来自北京、天津、安徽的援疆干部一起观看了直播。“和田地区整体脱贫之后,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期待也日益高涨,希望能有更高质量的文化供给。”第十一批北京市援疆干部吕会东表示,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提供大力支持,为边疆地区实现文化共同富裕探索了有效路径。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侯克明表示,“第二现场”让国家大剧院的精品剧目惠及剧场以外的更多观众,扩大了艺术创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范围,让更多人享受到了优质艺术成果,同时也拓宽了舞台艺术通向人民的新赛道。据悉,未来,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计划每年推出6场直播,将在艺术门类和艺术题材方面,进行多元化和系列化呈现。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