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聚焦>民生频道
安顺:绿水青山“林长治”
贵州文化网发表于:2023-12-10 00:35:17 来源: 掌上安顺 作者: 点击: 评论: 0

群山叠翠,绿野千里。初冬时节,徜徉于安顺的青山绿水间,蜿蜒的山路两旁,群山延绵,林海茫茫,满目青翠,一幅幅林水相映、林路相依、人景和谐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开。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近年来,安顺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项任务,推深做实林长制,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用生态绿色擦亮美丽安顺底色。

黄果树瀑布 张韬摄

筑牢屏障 重拳出击共“护绿”

秋冬季节,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期,安顺大大小小的山林,总能见到护林员们戴着草帽,拿着工具,按照规划的路线巡山,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记录汇报。

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林业资源保护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守护森林,把好“林”门,离不开各级林长和各地护林员的努力。安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林长制体系机制,先后出台《全面实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安顺市林长“巡林巡查”制度》等5项配套制度,有效推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林长制走深走实。构建市、县、乡、村、护林员的林草湿资源源头管理体系,形成“权责明确、保护有力、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森林保护发展机制。

龙宫水岸绿化

目前,全市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2052名,生态护林员6776名,实现了“山有人看、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林长共开展巡林19683人次,协调解决林草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98个。

强化担当“治绿”,重拳出击“护绿”,安顺市持续创新探索林长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持续构建林草湿资源管护网格,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全力推动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2023年清风行动”取得实效,经济社会发展的“含绿量”持续增多。

西秀区蔡官镇森林平地场片区一角

目前,全市破坏林草面积较2022年同比下降72%,查处涉林案件148起,全市780万亩林地,26.4万亩草地得到有效保护。查办野生动植物案件53起,打掉违法犯罪团伙3个。

造林“增绿” 生态版图“绿意盎然”

驱车驶入平坝区国营大坡林场,沿途山林层层叠叠、绿意浓浓,苍茫大山中,这样的画面既源于当地良好的资源禀赋,也离不开林业人十年树木的功劳。

普定县梭筛桃基地

普定定南街道陈家寨村梭筛组曾经石漠化率达95%,被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帮扶下,大力发展种植梭筛桃,经过多年治理和发展,这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桃花岛”。

关岭自治县2015年石漠化面积达到666.9平方公里,石漠化率达45.42%,长期以来阻碍着关岭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关岭采取退耕还林、国储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引林入山”,至2020年,全县石漠化率减少到17.36%,推动石漠化治理取得新成效,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关岭自治县冒寨林场发展林下经济

每年春节过后,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带头义务植树活动,通过“互联网+义务植树”、捐资建绿、抚育管护、认种认养等方式,为绿色美丽的安顺“添砖加瓦”……

安顺市以三大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封山育林,补植补造乔木经济树种,修复和改造退化林、低效林,发动群众造林等措施,持续开展植绿增绿行动,精准提升全市森林质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

目前,乌蒙山东部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如期完成,建设规模44.34万亩。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工程按期推进,建设规模16.49万亩。探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试点工程,率先在镇宁自治县实施5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来调整人工商品纯林树种结构。

点绿成金 共享生态“绿色福祉”

群山涌翠,林海莽莽,冬日的安顺,绿色发展春潮仍扑面而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正不断形成生动实践。

西秀区刘官乡金土村金刺梨基地

天气渐冷,西秀区岩腊乡金刺梨种植基地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果香四溢、金黄饱满的金刺梨挂满枝头,采摘、装袋、搬运,好不热闹。截至目前,西秀区种植金刺梨面积约2.5万亩,分布在双堡、蔡官、岩腊、刘官等15个乡镇及两个国有林场,覆盖全区99个村,挂果面积达1.5万亩,惠及农户3000余人,小小的金刺梨不仅绿了山川护了生态,更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果”。

西秀区大力发展金刺梨产业只是安顺市推行林长制以来,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缩影。近年来,安顺市乘林长制东风,着眼全市森林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林施策,整合要素资源,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把林下经济和林业特色产业作为助农增收有效措施,围绕补链强链延链精准发力,进一步做精做强做优林产业,林产品规模和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加速释放绿色发展的“红利”,持续厚植绿色底色。目前,全市发展林下经济利用面积145.02万亩,产值达36.2亿元。

平坝区国营大坡林场林下种植黄精

金刺梨产业作为全市三大主导特色产业之一,安顺大力推动金刺梨种植,截至目前新培育金刺梨苗木437万株,累计种植金刺梨9.42万亩,鲜果年产量将达1.4万吨。同时引进龙头企业与国有平台组建SPV公司,引导企业强化刺梨产品研发,提升加工能力,加快生产厂房、冷链仓储等建设,深耕线上、线下销售市场。

目前,全市投入财政涉农资金0.37亿元,引进7家民营企业投资0.78亿元,撬动金融机构融资0.58亿元,培育SPV深加工企业7家,2023年全产业链预计实现总产值4.3亿元。

在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的同时,如何让更多人端起“生态饭碗”?安顺市借“林”发力,林下“掘金”,通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积极打造“林+”产业,林下种植中药材、食用菌,林下养蜂、养鸡、养鹅,森林康养等产业及林下采集业快速发展。

紫云自治县国有浪风关林场林下蜂养殖场

紫云自治县国有浪风关林场树下摆放着一个个蜂箱,一群群蜜蜂飞进飞出,棚内菌棒上的黑木耳长势正旺。

镇宁自治县白马林场,一株株黄精、白芨等中药材迎着冬日暖阳,长势喜人。

西秀区九龙山森林公园

西秀区九龙山森林公园不断完善旅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打造森林康养基地……

目前,安顺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林下种植面积26.74万亩,实现林业生态产值12.14亿元;发展林下养殖33.83万亩,实现林业生态产值10.32亿元;发展林产品采集加工利用林地面积 23.86万亩,实现林业生态产值2.63亿元;利用森林景观面积60.59万亩,实现林业生态产值11.11亿元。

镇宁自治县六马镇蜂糖李基地

一座座荒山、一片片绿林,成为了群众的“绿色银行”。

逐秀林、绿生态、富口袋,如今的安顺绿色“版图”成色越来越足。从林长制迈向“林长治”,如今的安顺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来源 | 掌上安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留言反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投诉维权:924028811@qq.com 洽谈合作15086320111

黔ICP备12003314号-2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