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 > 茶业新闻  
七星关太极: “种业芯片”唤醒千年茶韵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20 16:41:47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作者:文/史无双 图/谭 虎 点击: 评论:0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近年来,七星关区亮岩镇太极村把古树茶作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并在茶叶基地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重点环节集中发力,带动周边村寨协同发展。深山里的古茶树DNA被唤醒,成为独具毕节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名片。

藏在“马血泥”里的茶基因

4月至5月,正是采茶制茶的好时机。

从七星关区亮岩镇政府驱车前往“贵州古茶树之乡”太极村,当看到山路两旁的土地从黄泥地渐渐变为“马血泥”,太极村就到了。

这是太极村的标志性土质,富含钙、锌、硒等元素,加上当地雨水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等气候条件,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太极古茶树。

太极村位于七星关区亮岩镇东南部,河水沿山绕行,形成一个S形大拐弯,把村庄一分为二,在河岸平原上自然形成一个天然“山水太极图”,太极村因此得名。

据《华阳国志》《茶经》等记载,早在秦汉时期的平夷县(今七星关区一带)就开始种茶、制茶、饮茶,清代还出产了著名的太极贡茶。

“从记事开始,家里就一直有一个大茶罐煮茶。”七星太极古树茶产业园负责人赵燕是太极村本地人,据她回忆,茶在家里几乎已经代替了饮用水。“小时候在外面玩回来,家里的大人就会说‘口干了就喝茶’。”

“进门一口茶,出门一口茶。”这是太极村招待客人的“统一姿势”。太极村村委会副主任赵海洋说:“大家房前屋后都有茶树,喝茶已经成为世代传承的生活习惯。”

在七星太极古树茶产业园放眼望去,四周山坡遍布茶树。据悉,太极村现存挂牌保护的古茶树69877株,其中千年以上古茶树1000余株,最年长者已见证了15个世纪的沧桑。

种子落在山坡,又长出新芽。世世代代的太极人和古茶树一样,在山村自然生长,种茶、制茶、饮茶,似乎已经是太极人的生活习惯和乡愁记忆。

古茶芬芳被“唤醒”

1998年,太极人谢涛从原来的贵阳农学院毕业后便踏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在福建武夷山接触到当地的“大红袍”茶后,谢涛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家乡的古茶树。

“我们村的古茶完全可以好好发展!”藏在太极人心里的古茶记忆,已经作好了唤醒满山新芽的准备。

2015年,太极村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发展道路,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帮助下,谢涛等几名青年返乡创业,七星关区太极茶叶种植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带动村民“抱团”管护古茶树、发展茶产业。

2016年,毕节七星太极古树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在太极村兴建现代化加工厂房,购进先进制茶设备,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茶叶生产链,研发的“古树红茶”和“古树绿茶”系列产品,在省内外屡获大奖。

目前,太极古茶已形成四大系列近30款产品,销售范围涵盖北京、上海、深圳等地,2024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余元,带动周边茶农增收。

山上的茶树和山下的产业园,给太极村民向飞带来了“稳稳的幸福”。向飞每年采摘自家茶山的茶青卖给产业园以及自己制茶出售,一年能挣1万多元钱。村里还时常开展茶树管护、采茶制茶技能培训。

“培训真的太重要了,原来我们都是按老经验采茶、制茶,那样操作不仅不利于茶树生长,制的茶味道也不对。”通过培训,向飞经验渐渐丰富,采茶后的杆杆要留长一点,那样能充分吸收养分,有助于二道茶生长……

近年来,七星关区依托“太极古茶”品牌,连接亮岩、燕子口、清水铺、层台4个毗邻乡镇,持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茶文旅融合为主题,发展乡村康养旅游、茶园民宿、研学等,助力古茶资源实现生态价值。

太极村漫山的古茶芬芳,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动能。

在太极制造“种业芯片”

4月15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品种改良团队成员倪尔冬博士一头扎进山里,又开始寻找茶树。

“我们在太极找到了有特色的花香型茶树,正在进一步筛选优良核心种质。”倪尔冬介绍,她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要找出优质的古茶树基因,进行品种培育和产品创新,然后面向市场推广。

如今,倪尔冬所在团队已经在太极村建立起1个母本园和2个苗圃园,用于古茶树的优良品系培育。“如果只有山上野生的茶树,无法支撑大范围的市场需求。我们找到优良基因,经过试验和检测,才能进行大规模培育种植。”

东西部协作以来,广州市天河区邀请广东省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制定发布了《太极红茶地理标志品质标准》《太极古树红茶加工技术规程》,设立“七星太极古树茶树研究专家工作站”,对太极村等地的古树茶进行全面考察和单株茶叶试制,打造“种业芯片”,推动七星关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0日,2025太极古茶品牌文化推广季暨产品发布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推介会上,来自全国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主流媒体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以太极古茶为代表的毕节茶产业的高光时刻:

毕节,把茶产业作为“八大特色产业”之一,成就了100余万亩茶园规模,形成了贵州新茶饮原料产地,获得了“中国贡茶之乡”“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古茶树之乡”等殊荣,全国第二张茶园碳票应运而生,茶旅融合欣欣向荣,“太极古茶”“金沙贡茶”“乌撒烤茶”等品牌逐渐走出深山、走出毕节、走向全国,茶叶正逐步成为毕节的特色产业、绿色产业、致富产业、朝阳产业,奏响了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毕节乐章。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文化产业 > 茶业新闻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