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攀云立,银线织锦绣。5月1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乌蒙山深处,乌撒至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现场,410余名建设者在海拔2000多米的群峰间架设“电力天路”,用汗水浇筑贵州“十四五”重点能源工程。
贵州电网公司供图
当天清晨7时许,乌撒至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N391至N405架线施工段已响起机械轰鸣。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在百米高空如履平地,娴熟地进行张力架线作业。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建设分公司第七业主项目部经理郑世寅在N391张力场地目不转睛地紧盯张力机的数显屏,实时监测张力放线参数。“节假日正是抢工期的关键窗口,我们通过'两班倒'轮战,日均架线进度较平日提升40%。”他身后的电子看板上,跳动着"铁塔组立完成率91.78%"的实时数据。
这条总投资逾12.26亿元的能源大动脉,承载着破解黔西北新能源外送瓶颈的重任。线路需翻越33处险峻峡谷,穿越178公里重冰区,占全线总长的79%,施工难度创下贵州电网建设史上“塔基数量最多”“海拔跨度最大”“地形复杂度最高”三项纪录。面对挑战,建设者创新运用北斗定位、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在喀斯特地貌上织就精准的“空中坐标网”。
“越是节假日越要绷紧安全弦!”施工项目负责人谭国华背着工具包穿梭在铁塔间,对每一处高空防坠装置进行复查。他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当日检查的5组铁塔组立情况。在山脚下的塔材堆放中转站,施工队长祝晓平正指挥重型机械吊装塔材:“我们开辟了195条临时运输通道,累计搬运塔材将近1万吨,相当于搬空1座埃菲尔铁塔!”
作为“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支撑,乌撒至奢香线路建成后,每年传输70亿千瓦时电量;按照目前黔西北风电、光伏等清洁电力占比超过60%计算,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当前工程总体进度已达70.16%,预计8月底完成全线架线。
夕阳西下,N396铁塔上的最后一相导线紧固完毕。郑世寅望着蜿蜒向远的输电线说:“当大湾区点亮万家灯火时,这里的每一基铁塔都是建设者献给时代的劳动勋章。”暮色中,施工车辆灯光如星火绵延,照亮了乌蒙山间的“光明征途”。
当天,贵州共有2000余名电网建设者奋战在马场、铜仁西、金海湖等14个500千伏项目现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通讯员 龙定锦
来源:天眼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