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为破解基层治理堵点,大稼乡活用“望、闻、问、切”四诊理念,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有效打通基层治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望”表知里,织密整治排查网。推行“网格+巡查”工作模式,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干部、村委干部、网格员走村串寨,通过实地走访、数据监测等方式,动态监测环境卫生、安全隐患、基础设施等情况。建立“日巡查、周汇总、月分析”机制,实现治理隐患早发现、早处理。累计排查整改农村道路护栏缺失、乱排污水、占道经营等问题12项。
“闻”取民声,架起民意连心桥。坚持问题导向,畅通“线上+线下”双向沟通渠道,找准服务群众“关键小事”。线上,依托微信、QQ、微信公众号、12345热线电话等方式24小时受理群众诉求。线下,利用院坝会、鼓楼议事、长廊座谈等协商议事平台收集民声民意。同时,设置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接待“门诊”,组织党员干部、业务骨干、各股室负责人轮流坐班,根据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建立分类台账,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将“坐诊”情况纳入个人年终考核,强化结果运用,为基层治理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截至目前,接待群众251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5条,办结率达97%,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问”明根源,剖析症结关键点。坚持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抓手,精准网格划分,充分发挥网格员队伍作用,访农户、问民意、解民愁,用小网格发挥大作用。以网格为单位,组织包村干部、村委干部、网格员等人员开展“民情夜谈”活动,变“群众上门”为“上群众门”。依托院坝会、鼓楼议事、长廊座谈等协商议事平台,邀请各村党员代表、乡贤老人、致富能人、村民骨干等围绕民生服务、邻里纠纷、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可行性的“金点子”,切实用群众计策办好惠民实事。截至目前,开展户户见敲门行动入户访谈500余户,开展协商议事30余次。
“切”准良方,靶向施策破难题。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中心骨”作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解决群众诉求,针对复杂疑难问题,组建由党委班子成员+业务骨干+乡贤代表构成“专家会诊团”,通过“面对面访谈+案例复盘”方式,制定切实可行解决方案,建立“一事一议”长效工作机制,将短期攻坚与长期制度结合,避免问题反弹。截至目前,开展矛盾纠纷调解13次,成功调解13起,实现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诉前。
(杨尚鸿)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