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经济频道  
贵州镇远创建烟叶产业综合体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08 18:15:44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熊诚 陈丹 点击: 评论:0

原标题:镇远县创建烟叶产业综合体,连体大棚在烤烟移栽后种植蔬菜——一年闲八月的育苗工场“再就业”

  日前,黔东南州镇远县涌溪乡田间地头换了“新装”,一条条烟垄错落有致,一行行地膜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

  过去,当阡陌田野铺展开银色画卷之时,就意味着工作了4个月的烤烟育苗工场即将“歇”下来,进入长达8个月的“沉睡期”。

  “现在闲不下来咯。”镇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蔡翼杨说,5月开始,这些育苗工场就要开始新的工作。

  去年,位于镇远县涌溪乡的水塘育苗工场在完成烤烟育苗任务后,实现了“再就业”,6个设施齐备的连体大棚里,“入驻”了近年来市场上流行的“网红”蔬菜贝贝南瓜。

  “一个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连体大棚,可种植1000株贝贝南瓜,可产贝贝南瓜三四千斤。”蔡翼杨给记者算起了账,光这一项一个连体大棚一年就可增收七八千元。“今年准备继续与公司合作种植贝贝南瓜。”

  烤烟育苗工场“再就业”背后,是镇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创建烟叶产业综合体,激活沉睡资源的有效探索。

  作为黔东南州烤烟种植大县,镇远县烤烟常年种植面积在3.6万亩左右,由此催生了5个育苗工场。

  每年1月,各个烤烟育苗工场的大棚开始复苏进入育苗阶段,又在4月底5月初烤烟移栽结束后陷入沉寂。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激活沉睡资源,镇远县破题之道是以农业机械、育苗大棚、密集烤房等设施为载体,通过政府扶持、烟草投入,不断完善设施设备,创建烟叶产业综合体。

  “大棚设备越来越先进,也更加智慧。”水塘育苗工场育苗队队长向微微亲历了育苗工场的升级变化,“现在都不用进大棚,在外面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各个大棚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镇远县已建成覆盖全县马坪、水塘、魏家屯、江古和金盆5个育苗工场的烟叶智慧育苗信息系统。该系统集成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环境监测等技术,可实时监测棚内温湿度、水肥浓度等数据,可实现育苗环境精准调控并建立异常预警机制,确保烟苗始终处于最适宜生长环境。

  在水塘育苗工场,镇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蔡翼杨用手机扫一扫大棚外张贴的二维码,一键即可进入烟叶智慧育苗信息系统。轻轻一点,5个育苗工场内各个育苗棚的详情尽收眼底,7天内的用水量曲线、15天的肥水率波动,与去年同期数据的对比一目了然。

  装上了“智慧大脑”的烤烟育苗工场,为设施综合利用及多产业融合打下了基础。

  “全县5个育苗工场共有设施完备的连体大棚30个,在闲置期开展‘两菜两瓜’(甘蓝、生菜、贝贝南瓜、羊角蜜甜瓜)种植,每个大棚每年可增收万元左右。”蔡翼杨告诉记者。

  据介绍,2020年,镇远县在涌溪乡开始建设黔东南州第一个烟叶产业综合体,逐步形成以烟为主,融合绿色蔬菜、生态大米及生态养殖等多产业配套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同时,按照“公司+合作社+村委会+农户”方式,利用育苗大棚及烤房闲置期,种植“两菜两瓜一菇”,构建烤烟全环节多元增收产业链。

  在镇远县马坪烟叶烘烤工场,38座标准化烤房已利用闲置期培植鹿茸菇,年产值达到64万元。

  “我们还在与相关部门、公司、合作社等洽谈,不断探索育苗大棚、烤房闲置期的综合利用,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蔡翼杨表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诚 陈丹)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经济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